第三百二十七章 摩尼教-《帝王收集公司》


    第(3/3)页

    杜大雷见四周没人,就在泰钦耳边小声说道:

    “和尚,这首短句,是我从千年之后得知的。”

    “啊!”泰钦惊呼出声,“怎么,摩尼教竟然流传了上千年?”

    “嘿嘿,摩尼教不但流传了千年,而且还在四百年后,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创建了一个朝代呢。”

    泰钦惊诧不已:“竟然有此等事情!那我佛教如何了?有没有被这个朝廷禁止?”

    杜大雷笑着说道:“和尚,你不用担心,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大力的禁止明教的传播,他把明教列为邪教,不遗余力的打击,后来造成了明教教徒多次造反,把他的子孙后代弄得焦头烂额的。”

    泰钦又问:“这位朱,朱什么把国号真的命名为明教的‘明’吗?”

    “确实如此,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富家放牛。十六岁时,入皇觉寺出家。二十五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三年后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

    同年,攻占金陵,将其改为应天府。十二年后,朱元璋击破各路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泰钦不解的问道:“他不是佛门弟子吗?怎么又和摩尼教有了瓜葛?”

    “朱元璋十五岁那年,家乡发生了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邻居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不久,当地出现饥荒,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他听到了民间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了不少明教的教徒。”

    “白莲教?这又是什么教派啊?”

    “白莲教是明教的一个分支,当时在北方十分流行。”

    “朱元璋是推翻了大宋后,才建立明朝的吗?”

    “和尚,朱元璋不是推翻了大宋,是干掉了蒙元,才建立明朝的。”

    “蒙元?这朝代的名号怎么这样古怪?”

    “蒙元是来自于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国号为‘元’,就是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把国号定为‘大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