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繻葛大战(一)-《经典春秋》


    第(3/3)页

    实际上妫佗他看不上世子妫免。他看妫免就是和当年他的父亲一样懂得一些什么礼仪、治国之道。不能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国君算什么好国君。于是妫佗就跟身边心腹说明自己的想法。身边的人竭尽献媚之能事,都说公子佗才是陈国的最英勇无敌的人物,如果掌管陈国,陈国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怎么会让人家调来调去做一个配角。心腹的夸赞更增强了妫佗篡位的信心。于是公子佗决定自己来继位,但前提必须废了妫免。

    公子佗开始了自己的篡位步伐。首先他为妫免捏造了一些罪名。世子年轻并武装势力。除了几个贴身侍卫,无任何自保能力。于是妫佗借着自己兵权在握,调兵包围了世子府邸。然后当众公布妫免一些莫须有罪状,然后砍下世子妫免的头,自立为国君。

    妫佗确实简单了些,在他看来杀了世子,自己即位就名正言顺了。当他召集文武大臣,述说了世子数罪并罚被诛杀的理由,然后就宣布自己掌管国政。

    要说公子佗的确是个军人作风,他认为这简单地手脚并用,他就理所当然地接管陈国的朝政了。殿下众臣都无响应,出殿之后议论纷纷。陈过的朝堂立刻晃动了。有的告老辞职,有的直接带上家小背井离乡去了他国。陈国上上下下得知公子佗篡位的消息,都恐惧大祸临头,而纷纷逃难。

    就在妫佗大惑不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妫佗得到周桓王指令,要出兵征讨郑国。妫佗觉得当下最要紧的就是必须得到周桓王的认可。他杀世子继位的事情要名正言顺就要得到周桓王的认可,于是毫不犹豫地接受出兵指令。

    公子佗只得纠集战车,派遣太夫伯爰诸统领,往郑国进发。

    蔡、卫两国也不在话下各遣兵从征。

    桓王令虢公忌父为右将军,率领蔡、卫二国之兵;令周公黑肩为将左将军,率领陈兵;自己则自统大兵为中军,左右为策应。

    周桓王打小就知道郑国国君霸道。因为郑庄公欺君罔上,让父亲作为郑国的人质,而身为太子的父亲心里憋着一口气,没有见周平王一面,悲痛抑郁而亡。周桓王牢记在心,自继位起就对郑氏的勤政深表质疑,悉数三代辅佐,都有假公济私之嫌。以辅佐朝政为由,去兼并周边诸侯,便纳贡与周室变成纳贡于郑氏。即使郑庄公被废除朝政,仍要假命讨伐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此行为不讨伐,周室江山还有何脸面统帅各路诸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