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炆接过宝钞看了看,便对郁新道:“郁爱卿,假设朕手里的宝钞没有丝毫贬值,王忠需要十斤茶叶,他将身上的玉佩卖了三贯宝钞。” “然后王忠买十斤茶叶,需要五百文,我手里刚好有十斤茶叶。” “那么....”说着,转头望向王忠,笑道:“王忠,给朕五百文!” “陛下!”王忠没有丝毫迟疑,直接从怀中取出五百文给朱允炆。 朱允炆接过钱,然后又道:“好了,王忠现在有十斤茶叶了,假设王忠不打算再买东西了,他会把剩下的宝钞怎么办呢?” “这个奴婢知道,奴婢会把宝钞存起来!”王忠连忙答道:“以后奴婢再想买东西的时候,又可以拿宝钞买!” “不错!” 朱允炆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望向郁新;“郁爱卿听懂了吗?” “这.....” 郁新略微迟疑,旋即反应过来似的,眼睛大亮:“陛下的意思是,只要百姓将宝钞存起来,市面上就不会存在大量的宝钞?” “说对了一半!”朱冠文评价道。 “啊?那陛下的意思是?” “如果宝钞贬值的话,无论存起来,还是留在手中,百姓的钱财都会减少。” “但是。”说着,他话锋一转,接着道:“只要建立起朝廷的信用体系,宝钞将不容易贬值,那百姓手中的钱财也不会减少!” “而且,宝钞不仅能作为流通货币,还能兑换成银两,可谓一举两得!” “陛下此言虽然有礼,但臣还有一事不明。”郁新沉吟道:“朝廷建立信用体系,有何好处?除了让百姓获利.....” “哈哈哈,郁尚书还不算愚钝,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在户部不是尸位素餐之辈!”朱允炆大笑道。 “臣....” 郁新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心说,我若是尸位素餐之辈,还能在高皇帝当政时期苟活? 坟头的草都不知道多高了! 似乎看出了郁新的窘迫,朱允炆笑着摆了摆手:“郁爱卿别介意,朕没有贬低你的意思,反而在夸赞你的反应速度!” “臣知道,还请陛下解惑....” “嗯。” 朱冠文笑着点头道:“其实朝廷能够获得的好处就是,那些百姓存起来的宝钞!” “陛下的意思是.....” “看来你已经想到了,不错,宝钞这东西是有流通性的,咱们得分两头看!” 朱允炆解释道:“朝廷印发宝钞,是流向民间的,只要朝廷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让宝钞不轻易贬值,那么百姓手中的宝钞,就是银钱,而银钱,就是宝钞!” “但对朝廷来说,宝钞的本质是什么?纸!” “因为朝廷颁布了法令,使这些纸具有了银钱的属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