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咳!” 眼见郁新坐好,朱允炆故意干咳一声,旋即背负着双手道:“郁爱卿在户部多年,又在皇爷爷时期,主持过宝钞的印发,那么就应该明白一点,宝钞之所以能被老百姓接受,与国库有多少黄金白银没多大的关系。” “怎么没关系?” 郁新听到朱允炆的话,眼睛一瞪:“国库就是因为黄金白银少,所以才印发宝钞的,若有足够多的黄金白银,谁还印发宝钞!” “你看看,你又急了不是,朕还没说完呢!” “陛下所言,臣不认同!” “不认同也得先听完.....”朱允炆板着脸道:“你站的角度是朝廷的角度,但你站在百姓的角度想想,百姓要相信一贯宝钞能兑换一两银子,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 郁新皱了皱眉,道:“靠的是高皇帝颁布的旨意!” “不对,不全对,应该是靠的信用!” “信用?” 郁新面露疑惑的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沉吟道:“宝钞能够顺利发行,并且发行之初没有任何弊端,是因为百姓相信朝廷,朕将之称为朝廷信用!” “那么,为何宝钞会贬值呢?” 郁新:“.......” “因为朝廷的信用降低了!” 郁新:“.......” “只要朝廷重新建立信用体系,并且一直保持,宝钞的价值将会提升起来,从而在市面上很好的流通!” 郁新闻言,稍微琢磨,便反问朱允炆:“照陛下所言,该如何建立朝廷的信用体系呢?” “这就与朕告诉你的那些金矿银矿有关了!” 朱允炆笑着道:“要想快速建立朝廷的信用体系,必须让宝钞与金银挂钩。” “可那些金银不是还在矿山吗?怎么让百姓相信朝廷有足够多的金银?” “又开始急了是不?” “不是,臣....臣治罪!” 郁新无奈的朝朱允炆拱手告罪。 其实也怪不得他频频失礼,主要是朱允炆讲的金融体系,他太感兴趣了。 那种求知欲,让他食髓知味,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朱允炆也没怪罪他,只是笑着摆手道:“王忠,拿几张宝钞进来!” “是!” 王忠应了一声,立刻取来了几张面值一贯的宝钞递给朱允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