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拍照-《六零:脑海中有间小卖铺》


    第(2/3)页

    离得近了,李学文能看到队伍中的熟人,陈铭、朱强。

    当然,还有领队的陆义博。

    此时那些居民和职工也都跟了上来,将李学文等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早已经看到了公安同志手里拿的东西,知道他们是来表彰。

    公安亲自前来,那一定是立功表现突出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

    群众十分好奇,这个立功的人到底是谁,上百双眼睛在李学文等人身上打量着。

    公安队伍来到几人面前,先是向几人敬了个礼,随后领队的陆义博开口道:

    “李学文同志你好,我们是县派出所的。

    因你在地方干部伙同当地工厂侵占国有资产一案中,表现英勇,且积极配合。

    因此,我所决定授予你奖章一枚,以及为所处的单位颁发一面锦旗,同时还有一些慰问的奖品。”

    陆义博毫不拖泥带水,直接点明李学文的立功表现,当场发放奖章奖品。

    李学文连忙回了个礼,随后接过对方所给的奖章。

    汪树成则接过那面锦旗,并十分风骚的拿在手里扬了扬,生怕其他人看不到。

    老汪,咱们注意一下嘴脸!

    而郭泽、张自力等人也没闲着,纷纷上前帮忙,拿着那些慰问品。

    一个个脸上带着骄傲之色,与有荣焉。

    “学文,恭喜你了!”

    陈铭带着温柔的神色,向李学文道喜。

    “谢谢陈姐。”

    “学文,我会记得和你一起破案的经历的。”

    朱强走了上来,语气真挚。

    “朱公安,我也会记得,你是一名好警察。”

    朱强在石桥生产队英勇的表现给李学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这位公安同志很有好感。

    李学文身后的几名下属,看着他与公安同志们谈笑风生,一副颇为熟络的样子,顿感惊讶。

    他们有种错觉,好像组长走到哪里都能吃得开。

    “李学文同志,我可以采访一下你吗?”

    忽然,一脖子挂着相机,带着黑框眼镜的男同志插了进来。

    李学文疑惑的看了这男人一眼。

    陈铭在一旁解释:“这位是康宝同志,他是咱们地方报社的记者。”

    李学文有些讶异的挑了挑眉,这年头记者可不多见。

    他重新打量了对方一眼,戴着黑框眼镜,镜片下的眼眶深邃,显得很有书卷气。

    瞥了一眼对方脖子上的相机,李学文猜应该是徕卡的。

    一个德国的牌子,在这个年代比较出名。

    而更出名的海鸥牌,现在还没问世呢,还要再过四年才被生产出来。

    “康同志,你好,我一定知无不言,积极配合你的工作。”

    李学文热情的和对方握了握手。

    康宝单手推了推眼镜,随后和李学文约定一个采访的时间。

    眼下闹哄哄的,并不是一个好时候。

    “李同志,还有陆队长,请你们站一起,我要拍个照片。”

    李学文和陆义博一人拿着奖章的一侧。

    “准备,我要拍了。”

    “等等,记者同志,我这还有面锦旗呢。”

    汪树成两手拿着锦旗,目光中带着请求。

    “你是?”

    康宝皱了皱眉,他对蹭镜头的人是有些反感的。

    “康记者,这位是咱们废品站的汪站长,这次的案子,他付出了不少。”

    对于老汪的心思,李学文自然懂,出言为他求个情。

    康宝眉头舒展开来:

    “原来是汪站长,既然都和案子有关,那就站进来吧。”

    汪树成心头狂喜。

    上报露脸的机会可不多,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

    他虽不爱慕虚名,可登报是有实打实的好处的。

    此时不争什么时候争?

    在其身后的包德禄等人已经羡慕坏了,对于这个机会馋得直流口水。

    他们如此,那些围观的群众就更加饥渴了,恨不得取而代之。

    能被采访登报,那就是得到地方认可的,除了是荣誉之外,大小也是一张护身符了,更是一张通行证。

    往后不管走到哪,直接将报纸往人跟前一拍,某种程度上,比介绍信还好使。

    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心里一阵羡慕嫉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