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魏王宫大殿之上,大魏的一众文武听到曹操这已经是决定要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分校了,便不再对分校的建立与否进行辩论。 接下来大家开始对分校到底是由汉中侯林川独自建立,还是大魏将分校建立成为新的官学开始进行了辩论。 “魏王大人,臣以为这新建立的学校,若是名字还是叫做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话,就应该是让汉中侯独自出钱建立。 如果大魏要建立新的官学,臣以为也不必和汉中商会又什么瓜葛。” 提及到底如何建立学校之事,杨修将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和大魏官学完全划分了出来,并没有认同建立一所由大魏和汉中商会共同出资的学校。 “汉中商会需要有充足的工匠,来用于建设更多的生产基地。 臣也知道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现在是采用两年校内教育,外加一年生产基地实习的方式,来培养用于管理一座生产基地的学生。 在臣看来这些工匠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校内教育,直接可以将他们送到生产基地当中进行实习。 如此一来不但培养工匠的时间变得更短,也可以为汉中商会节省更多的成本。 至于用于管理生产基地的学生培养,可以用现在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培养学生的方式,但很明显单单培养工匠根本不需要建设大量的分校。” 杨修现在虽然不继续反对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建设分校,但他将工匠和管理生产基地的大师傅区分了开来,最终目的还是要减少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分校的建立。 其他文臣听过杨修的说法之后,有一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同的。 “魏王大人,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三年才能培养出能够管理生产基地的学生,但培养生产基地流水线上的工匠绝对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另一名文臣丁廙也出言赞同杨修的观点。 这丁廙便是丁仪的弟弟,同样是曹植一派的支持者。 现在没有阻止建立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分校的好办法,但是限制分校的数量,也可以说是在直接减少曹冲的势力。 曹操闻言心知这是杨修和丁仪、丁廙兄弟在明着提出建立大量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分校,对于生产基地需要的工匠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其实他们是在暗中阻止曹冲势力的扩大,毕竟现在汉中商会可以说是大魏各个州郡当中主要的税收来源,掌握汉中商会更多的话语权,在大魏官员和士族们心中的分量就越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