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杨主任的新想法(求月票,推荐票)-《重生之动力时代》


    第(2/3)页

    这天,908所到处都是披红挂彩,全体186名工作人员,都换上了节日的喜庆盛装,工作时穿着的白大褂也洗得雪白,穿在身上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恒温车间里面,杨卫平也穿了件白大褂。亲自充当讲解员,对前来参观的聂真荣、罗瑞青、王振、吕冬、钱学深、董振堂、钱山强等人,详细地介绍着这套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镍基单晶合金制备生产线。

    “虽说这条生产线目前的月产量不足二十吨,但是,经过孙所长他们对设备的技术革新,三个月后,单条生产线的月产量可以达到五十吨!”杨卫平满脸都是欣然之色地宏声说道:

    “我可以完全负责任的说。我国在第三代镍基单晶技术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苏联、英国,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实现了‘赶英超美’的宏伟目标!”

    “啪啪啪啪……”一轮掌声过后,航天工业局局长吕冬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合格品区整齐码放着的单晶合金棒。就像是在抚摸情人的肌肤,喃喃说道:“太好了!真是太了不起了!解决了涡轮叶片材料,我们的发动机总算攻克了最大的技术难题!”

    “是啊!刘所长,你们真是太不起了。”钱学深站在一台定向凝固真空熔炉旁边,轻轻地抚摸着冰冷的炉壁,老眼中满是钦佩神色地说道:“在这样的艰苦的条件下,你们不仅攻克了单晶合金技术,而且你们研究出来的定向凝固技术、气冷空心型芯制造技术、无余量精密铸造技术,对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我们的火箭、卫星,将变得更轻更小,性能更加强大!”

    “杨主任,我建议,马上为我们的WS6制造两套叶片。”吕冬眼含期翼之色地说道:“有了DZ58H,我们可以将WS6的燃烧温度更进一步提高,产生的推力比完全可以比之前的设计提高一大截!”

    “吕局长,WS6是在苏联的AL21发动机基础上仿制改进设计出来的。在某些方面,较之AL31发动机,还是有些差距。”杨卫平微笑着抬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

    “我这里装着苏联AL31发动机的全部技术资料,我们现在有了最好的材料,当然就得造出最好的航空发动机!因为除了镍基单晶合金,我手里还有比苏联BT33、BT36只强不差的高温、高强钛合金制备技术。”

    吕冬闻言后,激动地一把冲过去紧紧地抓着杨卫平的双手,颤声问道:“杨主任,这是真的吗?你可不能哄我们这些老头子高兴……”

    “当然是真的。”杨卫平轻轻拍着吕冬苍老粗糙的手背,点头笑道:“吕局长,放心吧,我杨卫平说话从来就不会空口放大炮。WS6我们虽然搞出了样机,但很多零部件全是我们的高级技工用手工精雕细琢出来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才会第一时间狠抓精密机床制造,整体提高我们的精密加工能力。这一次,机会难得,聂老、罗老、王老,还有邹主任也在,我有个想法。”

    聂真荣、罗瑞青、王振等人听到小杨主任又有奇思妙想,顿时都尖起耳朵认真倾听。

    “沪海飞机制造厂、长安飞机制造厂、奉天飞机制造厂、都成飞机制造厂、昌南飞机制造厂,五大厂目前都在单独研制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飞机。”杨卫平脸色渐渐变得严肃地说道:

    “这五个大厂,行政领导班子,技术研究团队,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各有特点。这样的格局,很不利并行工程的推行。因此,我建议中.央,成立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把沪海、长安、奉天、都成、昌南五大飞机制造厂都并入第一航空集团!

    借着这次全国范围的清查清算大整顿,完成对这五大飞机制造厂领导班子和技研团队的改组重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优势资源,不至于浪费我们有限的宝贵资源。”

    “这是你们国防科工委内部的工作。”聂真荣笑眯眯地望着杨卫平,点头说道:“如果你觉得这么搞,有利于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你尽管放手去干,我支持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