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香港媒体的关注-《重生之动力时代》


    第(2/3)页

    “是!老板,这里环境非常清幽,的确适合建一座大学。”詹妮欣然说道:“其实我原本也有这个想法,只是还不是很成熟,现在既然您作出决定了,凭您在当今世界科研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肯定可以创办一座全球一流的高等大学。”

    “呵呵,我也是这么认为。”杨卫平当仁不让地点头笑道:“这所大学,就叫香港科技大学。”

    ……

    随着天工铝业集团整体搬迁工程启动,原天工铝业集团的大部分职员,会同香港捷安特自行车股份公司的一部分老员工,已经先期前往肯尼亚内罗毕,就两家新厂的新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方面工作,充当临时讲师和教员。

    不过,拆装公司和航运公司进场后,天工铝业集团的厂区内虽然全面停工了,但依然是人员车辆往来络绎不绝。

    对于天工铝业集团突然作出决定,搬离香港,香港当地的媒体还是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大家都知道,天工事件,使得天工铝业集团受到了很大影响。香港实在太小了,天工铝业集团这么大的一家冶炼厂,即算是在排污排废处理方面花了不少资金,但是,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还是相当严重的。

    冶炼厂整体搬迁肯尼亚,去祸害非洲黑人好了。全体香港人民都希望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空气,将来能跟瑞士等北欧发达国家比美。

    香港的媒体记者都知道,那位被他们冠以最有良心的企业家称号的年轻大善人杨约翰,正请了好几家园林公司对他收购的那几块地皮进行园林绿化改造,也知道杨约翰并没打算将天工铝业集团现有厂房和地皮出售的意思。

    这位年轻的杨约翰男爵,接下来会怎么利用他手里这块占地面积近九平方公里的庞大地皮呢?

    这个疑问,现在成了香港媒体记者非常关注的大新闻。

    黄家良是《明报》的一名资深记者,凭他对港英政府和法律法规的了解,他可以肯定,港英政府是绝对不会容许这么一大块地皮闲置荒废。

    近几个月以来,他不知找了多少天工铝业集团内部职员,想打听这家集团公司接下来的规划。但是,并非是这些天工集团的职员守口如瓶,而是他们的确不知道老板的想法。

    黄家良甚至当面拦过天工铝业集团CEO詹妮女士的专车,可对方一句无可奉告就把他打发了。

    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光找天工集团内部职员买消息就让他足足花了近十万港币,如果不从这家公司挖到大新闻,黄家良是怎么也不甘心的。

    为此,他又花钱买通了环球航运集团下属货运部的一名货车司机,每天都跟着这名司机随车进入天工铝业集团装运设备。利用货车装货的机会,他就装成闲来无事在天工铝业集团厂区里到处转悠。

    每到天工铝业集团下班了,黄家良依然坚守在这家公司大门附近,装扮成卖鱼丸的小贩,随时关注着每一辆进出天工铝业集团的车辆。

    一周前,黄家良发现,有辆黑色的宾士E3高级商务轿车驶进了天工铝业集团。这辆宾士的车牌号码,是第一次出现在黄家良的那个记事小本上。这辆黑色宾士,进去没多久又开了出来。

    四天前,黄家良又发现这车辆黑色宾士开进了天工铝业集团,再也没有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