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六章 图谋草原-《三国之帝国崛起》


    第(2/3)页

    现在,嬴啸强行废除了免税制度,所有人的产业都要按规定纳税。所以这冗官地问题就不显的那么尖锐了。而嬴啸更是以身作则。他名下的皇家产业都按章纳税了,别人还敢说什么?

    说来,当初不少税吏都不敢上门,都是嬴啸的产业主动来缴税,从没有人敢去核查。不过嬴啸麾下的产业从缴税额度上看,还是很不小的,不过这稽查?谁敢?人家皇家能表明这个姿态就很不错,谁有那个熊心豹子胆在去稽查?

    而现在让杨松以及属下最头大的,便是军费。大秦的军队太多了。每年的军费支出总是遥遥领先与其他,成为最大地支出。军队,那可不是单单给士兵发份粮饷就完事了。武器盔甲的配制更新。器械的修缮,战功地赏赐等等…

    这个大头就占去全部支出的三分之一,而现在即便是全国在大修驰道,整顿黄河,干的热火朝天的,这上面的支出却只有总支出的十分之一。由此可以想象大秦帝国的军队是如何的庞大,可以说现在已经被嬴啸经营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

    “陛下,交州那边地驰道已经修建了起来,鲁肃请奏。希望朝蜕出匠造坊人员去交州那里开矿,同时设立铸币作坊。”

    对于鲁肃的这个建议,嬴啸还是打算采纳的。交州那里探查的铜矿可不在少数,而大秦现在面临一个铜钱不够用的局面,多铸造铜钱是势在必行的。只是铸钱一事,嬴啸向来谨慎,因为这秦钱的质量要求很高,铸的不好,根本不让出去流通。白钱(劣质的铜钱)是根本不让出铸造作坊地。

    嬴啸的思绪却也起伏不定,设立铸钱作坊是好事,但是交州多山,而铜矿也多在山中。交通不便,如何将矿石拉出山中?就算将熔炼铜矿的作坊建立在山中,可这糟糕的交通条件也制约了铜的开采以及运输。

    开山破石,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为了铜矿却要使用大规模的人力去修路,是否值得?这个又要消耗多少人力啊?若是有开山破石的良方就好了。现在开山破石还是依靠人力的。没有火葯来爆破地情况下。这事情实在很难。

    火葯,火葯。真是麻烦事情…对了,不是让贾诩在研究了嘛。

    “宣贾诩来。”

    贾诩一到,嬴啸是迫不及待地就问:“文和,现在火葯的研制情况如何了?”

    “陛下,臣召集了一些方士,以硫磺,硝石,木炭不断地进行试验,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只是这个威力却是很差强人意。”

    “怎么回事?”

    “现在研究出来的火葯,可以燃烧。而按照先皇的办法,制成爆炸物,却是威力很小,完全没有先皇所说的那种天崩地裂的威力。”

    “很可能是配方不够完善吧。你让这些方士们继续研究。这些人的保密工作做的如何?”

    “陛下放心,他们是已经消失在世上的人了,永远也踏不出臣府邸一步。”

    “很好。”对于贾诩,嬴啸还是很放心的。他这里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研制的火葯能有多大威力?可以用来开山破石吗?”

    “暂时还不行,不过陛下放心,在不断完善,现在比起以前,威力是有所提升的。”

    “那继续吃,越快越好。”

    贾诩带来的消息,也给嬴啸带来了希望,至少证明,这火葯是可以成功的。即便威力小,但是可以不断的去改良啊。

    这个时候,嬴啸又视察了一下自己的鹞鹰培养地。鹞鹰是现在嬴啸这里最先进,最快捷的通讯手段,但是鹰的饲养成长都比较麻烦,嬴啸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鹞鹰并不是很多。

    在长安郊外的一个巨大的基地之中,这里养了无数的鹰,而就比例而言。能驯服合格地鹰比例很小。现在嬴啸手上的驯鹰不超过一百只…

    而鹰的速度非常之快,比起驰道上的加急公文都要快出很多。鹰的飞行速度是很高的,一天时间,飞上千里是很慢地了。而在空中没有了地形的限制,更可以走最为笔直的路线,只在沿路的鹰站停留进食。这鹞鹰传递军情比驰道传递军情要快的多。这在以后将会发挥无比巨大的作用。

    鹞鹰传信也有他的缺点,就是鹞鹰不可能负载太大。往往鹞鹰传信都是最简单的话语,很多事情还要等陆地传来的奏折才能了解。所以这鹰地传递大多是传递紧急军情用的。

    看着大小笼子中关着的鹞鹰,嬴啸问到:“佘归,这些鹰地情况如何?”

    佘归,本名涉归,原是一个草原小部落的奴隶,跟着部落中的人投靠了嬴啸,而他因为一手养鹰的本事被发现。免除了他奴隶的身份。委以重任,专门给嬴啸驯养鹞鹰。

    “陛下,这些鹰都不错。现在草民还在加紧训练他们。”

    对于佘归自称草民,嬴啸也不去管,这家伙,当奴隶的时间太长了,现在大小也算个官了,比他们原来部落的头人地位都高,但是却一直改不了这习性,由他去把。

    “最近能训练出来多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