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章 以人为本-《三国之帝国崛起》


    第(2/3)页

    在护军的选拔上非常的便利,不过多久就选拔了三万身体素质合格的壮年男子,开始训练成立护军。

    郑啸为什么不把经历大战后剩下来的十七万大军全部整编成正规军呢?不是他郑啸养不起。若是咬咬牙,以现在西凉和关中两地的钱粮税收还是可以养的起的。

    但是郑啸不会这么做,因为通过这段时间地学习,郑啸发觉老爹留下来的许多东西非常有用。就比如国家的良性发展,这个词汇郑啸虽然不太明白。但是他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要与民修养生息。百姓富裕了,自然会带动各行业的发展。而西凉现在用钱的地方也很多。用学来地话说叫投资…

    投资修路可以带动各地的交通,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自己领地内任何地方,而且一旦那里有了天灾,赈济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更不要说道路顺畅了,商业也会更加发达。

    郑啸让人算过一笔账,他在领地内实行较低的商业税收,让更多的商人与商队做生意。那么所收到地税金比高税收的时候还多。乍一看似乎低税率会少收税金,可实际上低税率却刺激了商业发展,让郑啸取得了更多的商业税收。

    投资修建水渠,可以带动粮食的增产,土地的种植。当农人有了更多的粮食收成后他郑啸也能收到更多的粮赋,丰富自己的粮仓。同时,农人在粮食收成更多后,就会有更多的需求,从而带动商业活动。

    不但带动商业活动让郑啸能受到更多的税金,而且还会出生更多地孩子,因为他们能养的起了,这些孩子出生就意味着人丁地增加,也意味着郑啸的丁口税收更多。当然丁口税收钱很少,可是郑啸看重的是人丁的增加。

    人丁增加了,就意味着郑啸治下的战争潜力更厚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现在已经深深的打动了郑啸。没有人地情况下,纵使你天纵奇才,英雄盖世,却什么也做不成。

    投资教育,可以让郑啸得到更多地人才储备。西凉学宫的规模现在一阔在阔,已经忙地陈琳焦头烂额了。可是发挥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就占据关中而言,能这么快平息关中,让百姓归心,服从郑啸,从西凉学宫里出来的下级官吏是功不可没的。

    这些人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才华,更主要的是选拔出来的都是服从郑啸的人。让郑啸的各个命令在各地畅通无阻,当然也有少数阳奉阴违地,但是大体上都是贯彻郑啸意志的。这些官吏把郑啸的名字带给了百姓,让百姓知道跟着郑啸才有好日子过。

    治理地方郑啸不在行,他曾经自嘲过。若是让他郑啸去治理地方,那么这个地方或许会乱七八糟。可他是君主,他要做的只是颁布命令,下面自然有人去执行,这些执行的人就是下级官吏。

    投资医疗,可以让郑啸领地内的人丁包加兴旺,同时因为这些措施。瘟疫在郑啸领地内的爆发几率降低到了极限。

    在郑啸老爹留下的书中,对瘟疫霍乱的强调是重中之重,要郑啸多加注意。也让郑啸很是上心,一旦瘟疫一起。那么损失太大了,这一点确实太恐怖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的办法治疗瘟疫,郑啸只能加大预防地力度了。

    现在中原各地时常有瘟疫爆发,让人很是惊恐,这也让郑啸下定了决心要大力预防瘟疫。

    当然还有什么投资银行啊,投资制造业啊的。多的很呢,郑啸还没完全弄懂,不敢胡来,现在只是实行了他自己能弄明白的部分已经给了他无尽的惊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