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德权在将要出门之前,还不忘把自己,做读书笔记的小本本,也给带上了。张德权身上的这点,也是挺让人讨厌的,你看书就好好看吗。居然还要用随身携的小本本,把看到的,有用的东西,全部都记在小本本上。 很快,张德权就来到了,他上班商场附近的书城。 当张德权走进书城的时候,他身上的穿着,跟周围的背景,好像很是不搭。至少跟从他身边经过的,办公室白领比起来,还是很格格不入的。 这些只是旁观者的想法。 对于此刻的张德权,他完全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因为他的脸够厚,像城墙转拐那么厚。 再说了,对于经常光顾这家书城的张德权来说,他在书城里进进出出的,已经像是在朋友家窜门了,早已没有任何的陌生感。 ……… 接着,张德权很是自来熟的,走上楼梯,来到楼上,然后很娴熟地穿梭于书架之间。他非常低调地来到了,书城的财经、金融类书籍货架前,寻找着跟股票投资相关的书。 张德权想了想,写巴菲特的书,就不用看了。因为这方面的书,他差不多都看过了。如果还有书,没有被他看过的话,那肯定是这个书城,还没有上货的。 以前,他除了看写巴菲特的书,好像就没有看其他的书了。现在想到,有必要看看其他的书时,张德权站在这么多书面前,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了。 纠结! 犹豫! 徘徊! 突然,张德权看到了一本关于讲解企业竞争优势的书。他本来是不想看的,可是书的书名,太有诱惑力,所以他还是没有忍住,最后还是不择手段地下手了。 正在纠结,不知道看什么书的张德权,索性就把这本书拿下来,看了看。说好的,只是随便看看的。没想到拿上手后,就再也没有放下来。 因为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了他:“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知道的人越少,你就越有优势。反之,知道或懂行的人越多,其中的竞争也会越激烈,最后能捞到的油水,自然也会很少。 这个知道,通常是指你的竞争对手,他们是否看得懂?他们是否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其中这个“知道”程度,也是你的竞争对手,是否能够快速模仿你的关键。 在现实中,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或人,他们都是这样的:他们的天才行为,或行事风格,常人都是无法理解的。正是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大家都不搭理他们。 之后的局面,就变成了这些人,不声不响地闷声发大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对于超出常人认知的世界,都是妖魔鬼怪;对于不按常理行事的人,都会被世人认为是疯子,当然他们也是有病的人。当一个天才的行为,常人无法用普通人的常识,加以解释的时候,总是会把天才的行为,跟精神病人,跟妖魔鬼怪联系在一起。 不管是什么行业和领域,只要做到同行都搞不懂的程度,甚至认为某些人是傻瓜或疯子的时候,那么有可能就是别人建立竞争优势的开始,闷声发大财的征兆。因为他们做的事,他们的同行根本就看不懂,所以竞争对手压根就不会来模仿,即使模仿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其实,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企业的护城河,就是来源于竞争对手的搞不懂!对于投资做得好的人也一样,很多常人看不透的问题,他们看透了。大多数人都觉得不是机会的机会,他们却把握住了,这就是投资眼光。 ……… 通常情况下,人们为了防止别人来模仿自己的劳动成果,当事人往往会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是关键性信息,做到尽量的闭口不谈。 甚至更有甚者,会在关键性问题,或是关键性信息方面,做出很多的假象,从而形成一种障眼法。以此把那些想剽窃商业机密、懒惰的模仿者,引入一条无穷无尽的歧途。让这些模仿者,永远都无法步入正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