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楚文王伐申(一)-《经典春秋》


    第(2/3)页

    公元前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屈瑕率军攻打罗国,斗伯比为这个楚国莫敖送行。

    回来时,对他的身边的御仆说:“屈瑕一定失败。”

    御仆不解斗伯比话从何来。就问他:“令尹怎么知道莫敖一定打败仗呢?”

    斗伯比说:“你没看到屈瑕走路把脚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稳定。心神不定必然要打败仗。”

    御仆又问:“那该怎么办呢?”

    斗伯比说:“换将或增兵。”

    于是令尹斗伯比进见楚武王。

    “臣送莫敖大人出征,见他心神不定,此一去必败无疑,臣请君王为其增兵,可以尾随其后,作为增援。君王一定要增派军队!”

    楚武王不以为然。一则此次莫敖出征,已经动员了楚国的大部分作战部队,二则楚武王并不觉得莫敖兵少,何必增兵。楚武王对令尹斗伯比说:“屈瑕已经夸下海口,此行必胜,令尹不必担心。”

    楚武王没有采纳斗伯比的意见,回宫把令尹的担心说给夫人邓曼听。

    “怎么能以走路腿抬得高就能断定其必败,岂不是笑话!”

    邓曼想了想说:“令尹斗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数的多少,而是说君王要以诚信来镇抚百姓,以德义来训诫官员,而以刑法来使屈瑕畏惧。屈瑕作为莫敖对蒲骚这一次战功,已经居功自傲、心地狂躁了。他会自以为是,必然轻视罗国。君王如果不加控制,不是等于不设防范吗!斗伯比所说的请君王训诫百姓而好好地安抚督察他们,召集官员们而勉之以美德,见到屈瑕而告诉他上天对他的过错是不会宽恕的。不是这样,斗伯比难道不知道楚国军队已经全部出发了么?”

    楚武王听夫人说的有理,还是采纳了斗伯比的意见。第二天上朝,楚武王派使臣快马加鞭赶赴赖国,让附属国赖国出兵追赶屈瑕,做屈瑕的增援。但还是差了一步,没有追上莫敖的军队。

    一路上一些军士为屈瑕出了许多主意,再打罗国的战术上,希望能帮助屈瑕。结果屈瑕居功自傲,心不在焉,派人在军中通告:“如果再有敢于进谏的人,就要受军棍刑罚!”

    大军到达鄢水,楚军由于渡河而次序大乱。全军乱七八糟毫无秩序,而且还不设防。过了河就是罗国,罗国早有准备,对楚军的作战能力十分清楚。罗国便联合卢戎国的军队,开战两面夹击战术。待楚军渡河立足未稳之际,并向楚军开战。

    罗国和卢戎的军队从两边夹攻楚军。加上楚军渡河没有任何防范意识,队列松散,形不成战斗能力。屈瑕在混乱中命令难以发挥,两个小国军队把一个堂堂楚国大军打得惨败。杀的杀、逃的逃。两国军队到处追杀楚军。

    屈瑕狼狈不堪,逃到一个荒谷,见自己的部下被追逐屠杀,自己已经无力回天。想自己无法向楚武王交代,便趁乱将自己吊死在一根树杈上。其他将领们大都被罗国与卢戎俘获,被囚禁在冶父,等待处罚。

    楚武王得到情报自悔不及地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