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暗箭杀郑君(三)-《经典春秋》


    第(3/3)页

    军吏点了点头,给祭足行了大礼,刚要出门,祭足又叫住他耳语了一番。

    军吏点头称是。

    不出祭足所料,暗杀了郑昭公姬忽的高渠弥,已经暗中勾结公子姬斖(wěi),他要扶持姬斖为新国君。

    只是祭足衷心扶持的姬忽已经惨遭暗算,而后来的郑国,只能由公族人来承担。只是他祭足与姬突已经难以和谐,后面的事只要把握不是姬突就好,此时的祭足心已经碎了。

    次日朝中大臣汇聚,讨论国君丧事,总要弄清楚死因啊,于是祭足佯作不知,就问高渠弥,这事谁能说清楚和大臣们说一遍。高渠弥很紧张,大臣们一直举荐让贴身侍卫官下士军吏来答话。

    军吏果然按照祭足的安排,述说了一遍,高渠弥脸色泰然了。

    军吏扑通跪倒在地请罪:“小的没有保护好国君,死罪难逃,请各位大人命刑!”

    高渠弥首先站出来说,“刺客采用偷袭方式,又是在荒郊野外,实不是侍卫的罪过 。但是……”

    不待高渠弥说出下文,祭足打住了高渠弥的话,顺口说了一句:“高大人说的有在理,军吏快去国君灵前把守,不得再出现其他事变。”

    军吏应命而去。高渠弥只好把要说的话憋回去了。

    这里众臣为立新君之事,吵成一团。有的说迎回郑厉公,当即就被祭足驳回。祭足反对群臣皆缄口不语,最后还是祭足、高渠弥两个人做主,推荐公子姬亹(wěi)继位。

    实际上是高渠弥主张立姬亹的,祭足只是认同而已。

    郑国在郑庄公死后到姬亹即位,已经是三子四易其主。不管怎么样姬亹仍是郑庄公的庶子在十一位公子中也算是佼佼者,其品行尚能被郑国人所认可。

    高渠弥扶持了姬亹,自己手里也掌控了大权,于是对当初郑昭公的保镖进行兴师问罪、清查血洗,只是那个军吏和几个随从却早已逃之夭夭了。

    郑昭公复位还不足三年身亡位倾,让郑国进入了姬亹与姬突争国的时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