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箭杀郑君(二)-《经典春秋》
第(2/3)页
“啊?”这大大出乎姬朔所料,他万万没想到,他姬朔绞尽脑汁杀了两个兄长以为不再会有人和自己争夺国君的地位了,怎么又冒出个新国君呢?
再往前行,就见卫国大军已经拦住了去路。要么刀剑相见死拼回国,要么就是逃离卫国。卫惠公此时可是陷入了困境。
原来姬朔设计杀了急子和寿子,气死了卫宣公,迎来了自己继位的机会。朝中重臣左公子姬泄和右公子姬职一直耿耿于怀。但既然姬朔即位为君,两个公子老臣也不敢多言,因为姬朔豢养着一批杀手。谁敢与自己为敌,就会动用杀手夺其性命。尽管两个重臣并不言语,姬朔还是不依不饶,为防患于未然,姬朔还是将其两位老臣免去上卿之职。虽然两位老臣被免职,但两位公子的影响尚在。说话在朝中还是影响极大。
当姬朔率军离开卫都的时候,两位老臣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一天左公子姬泄与右公子姬职两人就凑到一起,商议起废立大事了。两人对姬朔德行实在难以认可。尤其被革职后,对姬朔仇视加深。两人总觉得这个姬朔作卫国之君就是祸国殃民。借着卫国上下都十分还念急子和寿子的机会,想将姬朔赶下君位。
那么立谁才能立得住呢?两人正商议间,有人来报士大夫宁跪门前求见。两人一怔,心想这个宁跪来做什么呢?不管怎么样两位还是约见了士大夫宁跪。
宁跪进门便说:“二位公子还记得淇河木舟之怨吗?现在淇河两岸的百姓都在唱着二子乘舟的悲歌,怀念急子和寿子。你们是朝中重臣,今日时机不可错过啊。”
两人见宁大夫和自己想到了一起去,就告诉宁大夫:“正在商议拥戴何人为稳妥。”
士大夫宁跪说:“我观察诸位公子中,唯有黔牟公子仁厚,德行操守都让百姓信服。并且是周王之婿,可以影响国人及各国诸侯。”
周桓王的女儿多,卫国又是周王室的毗邻。嫁不得诸侯,嫁给公族也算是周王的面子。当初周桓王想把女儿嫁给卫君,两个公子暗中做了手脚,说了不少姬朔的坏话,于是周桓王之女便嫁给了卫公子姬黔牟。
两位老臣觉得宁大夫说推荐的人恰到好处。也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于是三人策划如何实现立废。三人一致认为:以卫惠公战死郑国的谎言蒙骗朝臣,等确立了新君便匡扶朝政驱逐姬朔。于是先把姬朔死于郑国的谣言散布出去,然后左右公子出面召集朝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立黔牟为国君。
就这样尚在征战中的卫惠公不明不白地被赶了下君位。而姬黔牟堂而皇之地登基做了卫国国君。这个姬黔牟是卫宣公庶出,却是本分厚道,被朝中重臣所欣赏和爱戴,不管谣言可信不可信,众臣都拥戴黔牟。
公元前696年,卫惠公继位的第三年,卫国朝廷出现了一次政变。姬黔牟便被推为国君。
卫惠公被拒之国门外,不知如何是好了。手下的人提醒说:“主公还是奔齐国,一来齐襄公是主公的娘舅,应该能支持主公夺回君位,二来国内形势骤变,必有重臣做主,如果坚持继续回都城必有一场恶战。况且对方已经有了准备,主公胜算不大。何不暂且躲避一时。”
此刻一向以头脑灵活、聪明过人自居的姬朔真的是傻了。他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路可走了。于是调转车头向东北方向,投奔了齐国。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祭足赶到栎邑,姬突见祭足率军而来,知道其厉害,不敢直接面对,所以闭门不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