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箭杀郑君(一)-《经典春秋》
第(2/3)页
郑昭公被祭足的泪水所感动,眼窝也湿润了。
“当然理解,你我君臣一场彼此也是相互知根知底。从今天起,卿可放心勤政,寡人也当全力效忠国事,目前郑国环境险恶,姬突还在蔡国活动企图复辟,宋国、蔡国、陈国等周边国家仍虎视眈眈,郑国将如何应付,卿可有主见?”
此一刻也算祭足抚平了郑昭公的内心隔阂。两人重又进入共理国事的境界。
两人正饮酒间,有人来报:姬突率人偷袭栎邑,杀死栎邑邑宰檀伯,并占据了栎邑。
于是两个人转而商议攻打栎邑的事了。
此一时的郑国出现了两大阵营,一是祭足迎回了郑昭公,以郑昭公为首的郑国主流派;二是由于郑厉公有宋国的支持,和以宋国为核心的几个诸侯也随之支持郑厉公,郑厉公在位期间与鲁国修好,仍有鲁国的支持的背景。再加上郑厉公占据了栎邑,有些原来支持郑厉公的人也纷纷投奔,使得郑国进入了非常时期。即便是郑国朝政内部也难辨是否真心辅佐。
这一年在祭足的策划下,郑昭公正准备扫平栎邑郑厉公的势力。
就在郑国准备力量攻打栎邑,却有来报:宋庄公联合了鲁国、蔡国和卫国等四国联军一路来讨伐郑国,要为郑厉公夺回天下。
郑昭公急招祭足商议。
“四国联军伐我郑国,形势吃紧,卿有何良策退敌?”
“主公不必惊恐。虽说宋庄公为姬突联合四国伐郑。四国各有心思,并非同心协力而针对我郑国。即便是宋国自身也不是十分坚定讨伐我郑国。前面为索巨贿,宋庄公已经与姬突有了些矛盾。其余三国与郑国虽说素有不睦,都不是仇敌,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分头对付。”
祭足说的话很有底气,这让郑昭公也充满自信。
实际上祭足有意不提雍氏的作用。这次宋国联合其余三国出兵伐郑,主要还是宋国雍氏在其中推波助澜的结果。
雍纠之死,打了宋庄公的脸。在宋庄公看来,不管郑国政坛发生什么变化,他宋庄公派遣的一个内线却扎根于郑厉公身边实施监督,不想却被他祭足给杀了。更让宋庄公生气的是郑厉公这棵摇钱树也被赶跑了。雍氏的私仇激起宋庄公出面联合伐郑。目标也是针对他祭足的。
“大敌当前,寡人当率军迎敌,与联军决战!”
“不可。臣衡量当前郑国的局势不稳,主公不可离开都城。 主公当禁闭城门而自守。姬突及其死党随时可能抄后路,主公不可不防。祭足可以率部分郑军到大陵迎敌,视诸国情况伺机而动。察四国之间的破绽机动退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