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荆楚称王(四)-《经典春秋》


    第(2/3)页

    楚武王刚刚自封为王,总要做一番大事来表明自己为王的能力啊。斗伯比的建议正中下怀。于是在楚国调兵遣将,楚武王要再渡汉东。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仔细,斗伯比认真地分析了汉东的形势。大军挺进汉东仍不盲目作战,而是与周边诸侯国联系会盟。随国不结盟,楚国就动员周边小国结盟。

    到了夏天,楚武王在沈鹿高调会合诸侯,那些小国也是各怀鬼胎,恐惧楚国的军威,又见随国少师当政,趾高气扬,并不把小兄弟放在眼里,所以楚国说会盟还是参与吧。结果楚武王的这一行动得到了多数诸侯国的相应。只有黄、随两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于是抓到了讨伐随国的理由。他先派薳章前去责备黄国,然后亲自率军讨伐随国。

    楚武王所率领的楚国大军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随国国君派人打探,回来禀报说楚军势力浩大,军帐铺天盖地,吓得魂不附体了。赶紧请示病榻中的季梁。季梁的确老了,由于中毒,双腿不能下地支撑,但头脑还是清晰的。

    隋国国君问:“楚国大军来伐,寡人当如何应对强楚?”

    季梁说:“楚国讨伐,以开疆扩土为目的。凭我随国兵力难以取胜,不如向楚军投降。祈求随国社稷延续,以免随国生灵涂炭啊。”

    随国国君说:“楚国两次约我随国会盟,都被寡人拒绝,想现在楚子称王不同以往。楚武王率大军而来正在心胜时期,怕是难以饶过我们。寡人估计楚国不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季梁干咳了好一会,才有气无力地说“楚国不肯接受随国投降,就是把随国将士逼上了绝路。然后君主可以指挥将士背水一战。这样可以激怒我军决一死战,而敌军却因为我们乞降而懈怠。也许有绝路逢生的机会。”

    隋国国君心生疑窦,嘴里重复着“决一死战?”心里却在想:“决一死战”就会绝处逢生?

    随国国君回殿将季梁的话说给少师,想听听少师商的意见。

    少师忌恨季梁没有死掉,还在影响随国朝政。但又不好执意否定国君去季梁病榻上问回来的计策。

    少师略表迟疑后,对随侯说:“与楚军决战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先求投降后作战有何意义。我见过楚国的军队军纪不整,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楚军兵多将广,善于持续作战,当初如果国君假借道而突然袭击,楚军必败,怎么会有今天卷土重来。所以以臣之见必须速战,趁楚军毫无斗志之时,攻其不备,攻其倦怠。不这样,就会失去战胜楚军的机会。”

    随侯听着似乎也有道理,于是决定率军抵御楚军。

    就在随侯准备出城迎战楚军的时候。有人来报说老臣季梁有信件。

    随侯接过老臣季梁的的书简,见上面写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