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齐侯复仇(三)-《经典春秋》
第(2/3)页
鲁桓公在即位之前,鲁隐公曾决定把鲁桓公的同母姐姐嫁给了当时还是纪国世子的纪武侯。
公元前708年,纪厉侯辞世,纪武侯即位。纪武侯似乎又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鲁桓公。
纪厉侯临死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一个事情就是防范齐国。
纪厉侯说:“齐国与我纪国有几世之仇,齐釐公灭我纪国之心不死,寡人此一去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齐国的报复。孤将你与鲁国联姻,你当紧密联合鲁国、莒国时刻防范齐国灭我,切记、切记……。”
纪厉侯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咽下最后一口气。
纪厉侯一生只为防范齐国,从齐庄公、到齐釐公。两代齐君都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纪国。齐国几次发动对纪国的进攻,让纪国对齐国的恐惧越来越深。纪厉侯深知齐国的越来越强大,绞尽脑汁,勉强维系着纪国安危。
纪厉侯做了两件事算是为纪武侯奠定了一个基础。一是将女儿嫁给了周桓王,攀上了周王室的天子姻缘,指望周王室能保护他这个边缘小国;第二是接纳了鲁隐公许配于世子的族女,其实是后来齐桓公的同母亲姐姐。应该说远有周桓王、近有鲁桓公,的确为纪国建立了一个安全自保的基础。
但纪厉侯分明看到周天子的势力如日过中天,每况愈下的大趋势。周王室已经不是往日那种大一统天下的周氏王朝了。而各诸侯强国纷纷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而且愈演愈烈的争霸格局更让纪厉侯担忧。当今天下以武力兼并、联合称霸,我行我素,根本无视周天子了。让纪厉侯尤为忧心的是这个睁着发红双眼看着纪国的齐釐公。
纪厉侯一直盯着齐釐公,先是和郑国来了一个石门会盟,甩开了周王室自行其事。而后又与郑庄公联合灭了郕国、许国各自分餐了两国的城邑土地。特别是近来齐国、郑国、鲁国、宋国会盟于稷。更让纪厉侯忧心忡忡。万一纪国所依赖的鲁国滑向齐国,那纪国朝廷岂不是要崩塌了。
正是带着这重重疑虑和种种担心,纪厉侯走了。将一个重大包袱丢给了纪武侯。
这一天,纪武侯收到来自郑国的国书。原来是郑庄公的亲笔信,内容是要会同齐国一道来纪国会盟,以建立郑、齐、纪三国盟友关系。纪武侯见是郑国、齐国要一起来纪国,不仅心里打颤了。他依稀记得父亲纪厉侯的话:齐国亡我之心不死啊!
这几年郑国、齐国联手没少毁掉诸侯国,尤其是对纪国虎视眈眈的齐釐公,如果两国不是来会盟而是来灭我纪国,凭着两个强国的力量岂不是要纪国瞬间灭亡了吗?
纪武侯越想越怕。答应两个强国联手而来肯定是纪国的灾祸;不答应吧,一个齐国就够纪国喝一壶的了,如果不答应郑庄公,岂不是又得罪了一个中原强国。而且如果是两个大国联手,小小的纪国迟早要有灭顶之灾啊。纪武侯左右不得其解。最后他还是想到了鲁桓公。
其实纪武侯早就想联合鲁国共同对抗齐了。即位的当年就派人秘密约见鲁桓公,但作为大国诸侯的鲁桓公在诸侯之间十分活跃,基本没有时间来应酬纪国。这让纪武侯十分着急。这天下朝后,纪武侯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鲁姬见纪武侯脸色难看,便知道国事有难。便殷勤照料,嘘寒问暖,希望能给纪武侯一些鼓励。这让纪武侯想到用鲁姬来周旋。
纪武侯在床榻上深深地叹了口气,鲁姬便问:“君仇何来?”
纪武侯便向鲁姬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担忧:“郑、齐要联合来纪国,与我纪国会盟。”
鲁姬说:“那不是好事吗?解了齐国之怨,又联合了郑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