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晋国内乱(一)-《经典春秋》


    第(2/3)页

    可以督促天子行事,从中可以看出太史尹佚的厉害了。其实太史尹佚可不是一般人物。

    当年周武王在牧野与商纣王决战时,太史尹佚就伴随周武王身边,从出征到决战。因商纣王惨无人道,百姓离心离德,武士纷纷倒戈,商纣王穷途末路只能自焚而亡。

    当周武王大军攻占商纣王的寝宫,发现了一具烧糊了的尸体,这就是商纣王。周武王挥剑砍下了商纣王烧煳了的脑袋……。此时,太史尹佚回望天际渐渐淡去的星影,记录下了在这一激动人心时刻:天空上的星相和月相。当大军凯旋西岐后,太史尹佚便命铸铜匠在利簋上浇铸下“岁鼎克闻夙有商”的铭文。就是这个利簋在20世纪70年代出土后,铭文被经学家解释为“岁(木)星正当其位,在周的星土鹑火”。这一记载,使得3000年后,国家“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借此得以攻克。周武王克商的准确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不仅如此,太史尹佚一生还未后人留下了《史佚书》、《策》等凝聚其毕生心血的大作。所以当年的太史尹佚成为古人与现代人对话的大师。在当时当然会影响着周王天子的言行。

    唐叔的嫡长子姬燮顺理成章地成了晋侯。

    公元前812年,晋国传到晋穆侯已经是唐叔虞的第九世玄孙了。

    晋穆侯即位的第四年娶了齐侯之女齐姜作夫人。晋穆侯即位的第七年,周宣王发令,命晋穆侯讨伐条地的戎狄,结果十分不幸的是:晋穆侯被条地戎狄打的大败,战车、军士失去大半。这样的战果让晋穆侯的心情很不好,回国后恰好齐姜生了嫡长子,正待晋穆侯回来给取个名字,晋穆侯满脑子里都是对条地惨败的仇恨,于是就给儿子起了个单字“仇”名,而且这个姬仇被立为世子。

    晋穆侯即位的第十年,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在千亩这个地方与北戎决战,结果大获全胜。正当晋穆侯载誉而归的时候,齐姜又为晋穆侯生的第二个儿子等待晋穆侯取名,晋穆侯此时满脑子的喜庆,大获全胜就是因为自己率领的队伍是一个成功的队伍是一个能打胜仗的队伍,于是顺口说出了两个字“成师”。于是这一“仇”、一“成师”,虽然取名有因却成了千古话柄。

    晋国有个叫师服的朝中大夫是一个精通鼓乐韵律、熟知君臣礼仪的人,因此而成为晋国各种仪式上的主持策划大夫。当师服得知晋穆侯为两个儿子起得名字的时候,不禁有些诧异,他对朝中大臣说:“奇怪呀,国君怎么为儿子取这样的名字!为孩子取名总能表达长辈心中的一定的意义,而这意义产生礼仪,礼仪是政事的骨干,政事就是端正百姓,所以政事没有失误百姓就服从;相反就会发生社会的无序与紊乱。相爱的夫妻叫妃,有怨的夫妻叫仇,这是古代人所命名的方法。现在国君给世子取名叫仇,他的兄弟却叫成师,这就开始预示祸乱了。看样子这个兄长恐怕要占不住君位吧!”

    公元前785,晋穆侯在位二十七年去世,此时晋国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晋穆侯的弟弟殇叔手里。殇叔自以为跟随晋穆侯南征北战立过战功,而且晋穆侯不在的时候朝中自己就是第一权重人物,于是自己打破了晋国历史的爵位传递的惯例,自立为国君王。此时朝中自有反对派,殇叔实行血腥镇压,世子姬仇和弟弟姬成师被迫逃亡。但兄弟两带着朝中部分追随着,不甘心殇叔的强制簒政,在殇叔在位的第三年,姬仇与弟弟姬成师串通朝中幕僚里应外合,趁夜杀回都城。殇叔猝不及防,被杀在宫中。于是姬仇正式即位,这就是晋文侯。

    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在晋国历史上成为一位大有影响的人物。

    说到晋文侯在历史的影响还要回到周幽王被杀的那段历史。

    周幽王被杀,申侯、郑武公等挺立周平王,并护送周平王东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