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郑氏勤政(四)-《经典春秋》
第(2/3)页
公子姬段率兵行前往原来的郐国都城,行了不到二天的路,就得到京城被占的消息,知道自己被骗,再去攻城等于送死,姬段赶紧挥兵杀回,希望能保住自己的京城。可是姬段哪里料到只是为时已晚。当他再回京城的时候,不仅城头大旗已变,四门紧闭,公子吕率兵已在城门恭候迎战;不仅如此,京城中的百姓纷纷反目,在城头招呼自己在姬段部下的子弟赶紧放下武器不要支持姬段叛逆。姬段的兵马一多半听到自己亲人的召唤当即卸甲溃散,纷纷逃避与公子吕的对阵。实际上一路回京城就有城中人的信息传来,说姬段不仁不义、谋逆篡权,跟了姬段必是死路一条等等,这些公子吕的话很快传到了姬段部下,于是姬段大军溃散大半。公子姬段哪里还敢恋战,仓皇带领其余部下直奔鄢地。这里是他的原封地,好在这里的百姓尚记得姬段,开城接纳了他。姬段进城之后赶紧紧闭大门,相与来追杀的公子吕负隅顽抗,以此求生。哪知郑庄公早就料定共叔段会到这里避难,早将大军埋伏在附近,待姬段进城不久立刻杀将过来,不久公子吕的追兵也到了,于是两路大军攻城,没多久便将小小鄢城攻破。郑庄公与公子吕两路大军冲进城池,围定宫邸。
郑庄公冲着宫邸大声喊道:“姬段,你与寡人兄弟一场,不是寡人不念兄弟旧情。你要大邑寡人答应了你,你拥重兵寡人也容忍了你,可你拥重兵来攻我郑国,唯恐先君创下的基业不乱不毁。如此大逆不道不仅有悖天理,更是愧对先君,你还有什么说的?”
郑庄公见宫中没有反应,命将士冲进宫中,去搜查姬段。大军里里外外、旮旯角落搜个彻底,却不见姬段的身影,倒是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口。原来这个姬段在鄢城早有准备,从宫中设计秘密通道直接逃到城外。从此这个姬段在郑国消逝了。多少年后,郑国人才知道,这个姬段逃到了共国。不过他在郑国的势力彻底消失了。
郑庄公命人将太后申氏写给姬段的密件和姬段的回信放在一起,让人送予太后申氏,咬牙切齿地发誓:“除非到了黄泉,我永远都不见这个母亲!”
太后申氏派人在城楼上插上白旗,却等不见姬段杀来。派人打探信息才知道郑庄公根本没有去周王室勤政,而是伙同公子吕杀向京城,太后申氏知道自己和姬段的事情败露了,一下子瘫在地上,就在这时有人送来了郑庄公转来的两封信件,打开一看未免羞愧悔恨不已。知道是自己害了姬段。武姜自知无颜再见儿子寤生,便打点行囊,驱车出宫,隐居于颖谷。
颖谷封地属于考叔,考叔为人和善正直,见申氏隐居颖谷,便给予周到安排。颍考叔每每都以太后之礼去拜见,见太后申氏整日以泪洗面、愁眉苦脸,一肚子的悔恨却无从说起,就生出怜悯之心。颍考叔便与手下人私下议论:“母可以不尽母情,子却不能不尽子孝。主公这样把母亲赶出宫抵有伤风化,有损主公形象啊。”
身边人都点头称是,但大家都无可奈何。一是太后做了理亏的事,二是国君有明誓之言,谁还敢劝阻。颍考叔仔细地想了很久。
这一天颍考叔携带几只肥大的鸱鸮鸟以野味敬献庄公。鸱鸮鸟类似今天的猫头鹰一类的珍禽。
郑庄公见这几只珍禽模样怪异,就问:“这是什么鸟啊?”
颍考叔回答:“是鸱鸮,这种鸟白天什么都看不见,到了晚上可以洞察秋毫,所以昼伏夜出。这种鸟小时候母亲为其哺乳,长大以后却要吃掉其母。所以人们都叫这鸟为不孝之鸟,颖谷的人都捕捉而吃它。”
郑庄公已洞察颍考叔的言外之意了。由于颍考叔为人忠厚有德,郑庄公从心里上并不介意颍考叔在影射自己,所以只做不懂。高高兴兴地请颍考叔饮酒食肉。
颍考叔却不慌不忙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囊,抽刀割下一块清蒸羔羊,用纸包裹好,藏于囊中。然后放到一边。郑庄公看在眼里就问他:“你这是做什么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