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得说个客观原因,非常直接的一条,那届奥运会,中国队员确实遭遇到了黑哨。 最典型的就是男子跳水比赛,此前美国选手洛加尼斯比赛中头部撞在跳台边沿上,身受重伤。 结果这哥们愣是以超人的胆略,继续参加第二天的决赛。 如此悲情再战,洛加尼斯的每一跳都被形容为“拼死一跳”,裁判给洛佳尼斯的分数也奇高,这其中自然有非常多的感情分。 虽然中国代表团一直表现出了高姿态,但洛加尼斯夺冠后,美国运动员和教练却跑过来与熊霓握手,直说“真正的冠军,其实是你”。 连胜利者都认为,洛加尼斯的夺冠有些离谱。 第二个原因,其实就是对手实力太强。 可以说,比起1980和1984两届奥运会,1988年奥运会各个项目的竞技水平,其实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之前的两届奥运会,都上演了体育强国“抵制”和“退赛”的故事。 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世界主要体育强国几乎全部到齐,特别是苏.联和民主德国,洛杉矶奥运会,苏.联等国集体抵制,让大量运动项目出现了真空地带,也让美国在本土一口气拿了83块金牌,大老美爽的不行。 而到了汉城奥运会,美国的金牌总数也下滑严重,腰斩之后还打折,仅仅拿了36块,排在苏.联和民主德国之后。 而没有参加洛杉矶运动会的苏.联等国,一共夺得了金牌总数241枚中的128枚,拿了一半以上。 特别是体坛扛把子苏.联,55块金牌中,有一部分直接冲击了中国的几大优势项目,体操、女排、射击等等,因此拿洛杉矶奥运会当尺子,其实参考价值不大。 当然,中国奥运代表团兵败汉城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虽然已参加过一次奥运会,但对于奥运会的残酷程度,当时中国很多优势项目的选手和教练员,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就以女排来说,其实赛前的热身赛上,中国女排已经出现颓势,却没有引起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 到了奥运会上输给苏.联的一战,第一局就输了一个0比15,世界冠军被剃了“光头”实属罕见,更别说还是五冠王。 此前的热身赛上,中国女排还曾以3比0和3比1战胜过苏.联女排,然而,仅仅相隔两个月,就在赛场上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恐怕不能完全归结于技战术的相差悬殊。 事实上,中国女排也不是没打过苏.联女排15比0,此前的老女排世锦赛上气势如虹,3比0解决苏.联女排,最后一局就是让对方一分未得。 而今却被对方回敬了一个15比0,这只能证明中国女排精神状态确实不佳。 女排出了问题,而体操则更加明显,在男子团体赛上,全队甚至出现了触目惊心的11次失误,这个数字创了中国体操队的纪录,一直到04年的雅典才被打破。 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阵容老化,青黄不接。这11次失误基本都出在了老队员的身上。 事实上,关于李柠该不该参赛,奥运会前国内就争论不休。 因为李柠当时已经因伤有十个月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了,肩关节伤痛严重,比赛训练都要靠打封闭勉强支撑。 但是纠结半天,最终体操队还是决定让他出征,一个说法就是:“体操最重印象分,李柠名声大,威望高,只要不从马上掉下来,金牌有望。” 但国人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画面:李柠真的从鞍马上掉了下来。 老队员发挥失常后,年轻人心里更没底,发挥也就更不稳定了。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中国体操队心理素质训练太差,一旦发生意外,就会造成悲剧的连锁反应。 最让人唏嘘的是举重比赛,中国举重选手何灼强当时输给了马林诺夫,可为什么会输呢? 完全输在过于轻敌上,而且是从上到下的一致误判。 中国奥运代表团的一位官员曾在赛前断言:“即使中国队的所有金牌都丢了,何灼强这块也是‘三根手指捏田螺――稳拿’”。 事实上,当时中方教练组拿的是何灼强的两个单项最好成绩,还不是一场比赛中举出来的,用这个和马林诺夫的欧锦赛成绩相比,得出何灼强稳赢的结论,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价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