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一夜云雨巫山后-《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2/3)页
“复兴报我会暂且放一马过去,这一回,我要引蛇出洞……彻底压服所谓江南土著力量!”
……
位于都司巷的复兴报报馆颇容易寻找,这里原先是太仓会馆,其主人知晓大名鼎鼎的复社领袖要办复兴报以后,便欣然将会馆让出,成了复兴报报馆的位置。
今日,王易感叹连连地下了四****马车,拍了拍锦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大步走进报馆。
报馆当然是有门人的,而且还是个看不起商贾的门子,大喊道:“来者同名!这里是复兴报报馆,可不是闲杂人等可以进来的地方!”
“某家燕子矶王易,谁是这里主事的!”王易站在门前,朗声高喊,环视一顾,顿时让报馆内行走的一干士子纷纷站定望来。
没有寻常见傻子的那种轻蔑,这里每一个人都妾身明白近日来报馆的问题。
复社东林之人的确不少喜好空谈之人,但其中也是有些干才明白实务的。一开始张溥只知道一味施压侯方域,眼见真逼得侯方域跳墙了也顿时意识到出了问题,前后一探查便明白了到底症结何在。
症结自然就在于朱慈烺的身上。
没有朱慈烺,恐怕也就没有这金陵报。
当然,硬生生要办报还是做得到的。只是价格未免就要飙升高涨,试想一份报二三文钱有几人会买?
换算到后世的价格,便是几十块买一份报纸,纵然普通白领买得起,却也是要肉疼叙旧,绝无稳定购买的意愿了。
正是朱慈烺的到来大幅度压低了印刷成本,又有顾绛、黄宗羲此等干才亲领,这才能办一个价格低廉贩夫走卒都可以掂量钱包买一份的金陵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