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人……还有那,那儿原本是个垃圾堆,后来修成的一片宅子。开封城两度围城,河南各地灾民都不得不常驻此处。其中也有些是有钱的,比如各地小县城府城的士绅。有硬底子的当然不怕,城内交游广阔,手面硬。但有些就只来得及拿了浮财,带了田契。焦家米行里头,买米最急切的除了社兵就是这些外地士绅。” …… 听着一旁的帮手吕江侃侃而谈,方旭时不时点头,目光闪烁,显然是在消化这些信息。 战时的开封被划分成八十四个区域,每块区域建立一个“社”,全城共建八十四个社,每个社有“社兵”五十人,选择本区域内家境殷实操守较好的两名秀才,分别作为社长、副社长统领这些人。各“社”之上选取五名“总社”,按开封府东、西、南、北、曹五门区分各设一名“总社”。 社兵有能力买粮,这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家底就是上不上下不下的中产。要是太穷的,直接跑了谁也抓不住。要是再厉害一点,也能有关系免了差役,亦或者雇人当兵。 除去南城这样特殊的。东西北城加上曹门的社兵都可以说是战斗力颇为出色的守城力量。 而且,这些社兵不少都是些读书人,最不济也是本地有些影响力的人。若是这些人买不到粮米,那可谓是整个开封城的中坚群体就要动摇了。 自然,若是得到他们的支持,那自然是格外顺利。 至于那些外敌士绅,就不是这次方旭的目标了。 “站住,军营重地,来者何人?”一名社兵扛着长枪,指着方旭,身子微微有些绷紧。 “卖米的。”(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