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富贵何堪求-《明末极品无赖》
第(2/3)页
老和尚将金牌接在手里,轻轻摩挲,昏花眼中慢慢放出光华。
雷大郎见了不解,道:“师父,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
老和尚低叹一声,指了正面道:“这是大明皇帝御封我家祖上的封号。”点着每个字一一读出。
雷大郎听着如此啰嗦的封号觉得好笑。但见师父表情肃穆庄重,不敢轻慢,跟着点头。
老和尚嫌读一遍不过瘾,又读一遍才罢,将眼光慢慢抬高,缓缓讲起自己的身世。
原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统一中原之后,为稳定西藏,自洪武二年起,曾多次派使节前往广行诏谕,并设置都司卫所,置官封位。先后封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这三大法王和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这五大地方之王,史书上称作‘西藏八王’。
老和尚的祖上昆泽斯巴本为元代帝师之后,永乐八年应明成祖之召入京。成祖隆礼款待,并在宫中特允修建寺院(便是此时老和尚和雷大郎所居的寺院)供奉三年有余,领御封‘万行圆融妙法最胜真如慧智弘慈广济护国宣教正觉大乘法王’,另加‘西天上善金刚’和‘普应大光明佛’,并‘领天下释教’之名而去,回归故里。
在西藏法王本为游僧,没有封邑,不常定居,以四处宣讲教义和经文为己任。
但因‘大乘法王’的名号在藏教中极显贵,是以每到一处,信徒必要为其修建华美宫苑,以锦衣玉食供奉。
另外大乘法王因有‘领天下释教’的权利,是以每一句话都被信徒奉为佛祖之语,无不恪尽遵守,不敢有半点轻慢之处,叫大乘法王过着人极之上的富贵生活。
奈何天道不定,予后必取。无常之理,人能奈何?
待大乘法王的名号传到老和尚的父亲头顶后,不过十余年,老大乘法王病重,膝下十一个儿子见状竟有十名起来作乱,都欲夺下‘大乘法王’的名号,承继封位,得享富贵。
老大乘法王被气得呕血不止,昏昏欲亡。众逆子见强取不得,只好暂退。
老大乘法王乘回光返照之机,命心腹偷偷将唯一对‘大乘法王’之名没有窥伺之心的儿子昆泽密隐唤到榻前,将‘大乘法王’的金牌传与他。叮嘱道:“你的那些兄弟必不能容你。此地已经不宜久留,你快快去吧。”
昆泽密隐哭倒在榻前,道:“天地茫茫,一片苍白,叫我去哪里容身?”
老大乘法王亦知他那十个儿子心肠狠毒,昆泽密隐若不躲到万全的地方,早晚必要丧命在他们手中。
左思右想,记起一个地方,命人准备下白绫和朱砂,手拄榻板给大明当朝皇帝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并叫人备下快马,偷偷送昆泽密隐出西藏,投奔中土,到大明皇帝的宫苑中寻求庇护,躲避灾祸。
雷大郎听到这里,已明白个大概,道:“你便再不曾回过家乡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