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棋门宝典-《棋门术士》
第(2/3)页
吞服朝露,亦可润肠胃,洗涤心肺火气,助人排除污垢,治百病,久服亦可强身健体,尤其是春露,更为宝贵。
苦了小吕卿,跋山涉水,身上背着沉甸甸的包裹,带着重金,却连一颗铜钱也舍不得花。
孩子若不是穷怕了,想来也不会对钱财如此爱惜。
又行了一日,进入一座山脉之中,山脉连绵不绝,起伏不定,宛如一条侧卧着的蛟龙。
连日来,吕卿每晚打坐,练习真气,运行体内八股真气,冲击奇经八脉。其实经脉早已打通,否则又岂能开天眼,见异物?
初窥秘境,就是在八条经脉都打通之后,眼部获得真气能量,视物能力增强,能够察觉隐藏在天地中的某些隐秘空间,顺着这些空间的痕迹,找到隐藏在其中的阴鬼之物,便是所谓的秘境视物,也就是俗称的开天眼。
开天眼是初窥秘境的一个显著代表,因为人体主要脉络之一的眼睛,十分的脆弱,内部神经分布又极其的密集,所以此处经脉最难被打通,往往会是八脉中,最后一条被打开的经脉。
天生圣人的资质也不例外……
吕卿更不是例外。
此刻他所做的,不过是更加的熟悉经脉与真气的运行,然后该是将真气都集中在丹田,在脐下半指处,开辟气府,纳气入体,在体内储存更多的真气,这个时候,就已进入到了气运真理的境界,只不过小吕卿目前还未修炼到这一步,实则他是不知该如何修炼。
吕仲达临行前只是给了他一部古籍,让他常常翻阅,说什么不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看到一个停留在初窥秘境上的小子,可却并没有说下一步该如何修炼,怎么做才能进入气运真理的境界。
所以小吕卿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运行奇经八脉,反复冲击洗涤着脉络,进步甚缓。
这些天庄非子都没有怎么为难过吕卿,怎么说话呢?那是毕恭毕敬的对他。
一开始吕卿还有所防备,心想:“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后来看他自己确实也没有别的企图,渐渐的也就放下心来。
庄非子见吕卿小脸儿揪在一起,闷闷不乐的样子,忍不住笑问道:“怎么了?看你不太开心的样子。”
此时太阳将要落山,却还未落山,山林中隐隐传来几声怪异的鸟叫,似杜鹃啼血,百转千肠,叫人闻而生畏。庄非子以为他大概是怕了。
其实也别说吕卿只是个孩子,就是成年的汉子,孤身走在这群山峻岭之间,也难免会毛骨悚然。
吕卿心思大概是不在这上面,因此并未胆怯,只是苦思这数日来的修炼,叹息道:“照这样下去,我得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气运真理境界啊?”
“嗯?”他这么刻苦修炼,倒是令庄非子有些吃惊,说实话,当今天下,术士们如此不吃香,竟还有人如此认真修炼,着实叫他有些感动,要不是术士转修剑士比较艰难,他都想转去修炼剑士了,不是他不愿坚持理想,就像前几天发生的事情那样,术士们在当今的世道,实在是太难了。
修炼需要很多天材地宝,背后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支持,术士们很难有所进步。
就像吕仲达,明知道去渤海观战,争夺蛟龙身上掉下来的东西,会有危险,可还是要去,没有那些宝物,境界上就很难有所突破。
其实每一个术士都是一样的,不然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还不简单?上山打猎,妥妥的,哪个术士没两把刷子!
庄非子听闻,倍感奇怪,说道:“我见你这几天的修炼,一直在拓宽经脉啊!你想要踏入气运真理境界,不是该在丹田处开辟气府吗?”
“啊!要开辟气府?”吕卿听闻震惊不已,“我还以为真气一直运行下去,就可以进入下一境界呢!看来是方法上的错误。”
庄非子笑眯眯道:“原来你还不知道啊!我还奇怪呢,要拓宽经脉,在开辟好气府之后,在运行真气,不是效率更高吗?干嘛要在初窥秘境这一块儿,一直拓宽经脉?再说,经脉的开拓,只在前期,八脉不开时才有必要,后面随着境界的提高,在运行体内强大的真气时,会不经意间,就能自行拓宽。”
我还纳闷你,干嘛要一直在这个上面下功夫呢!哈哈哈!原来不是棋门术士有秘法,而是你还不知道怎么修炼啊!呵呵……”
吕卿使劲儿的瞪了一眼庄非子,心中怒骂:“就你知道的多,我难道还不知道……”他想起父亲的叮嘱,从背包里面拿出那本《棋门宝典》,准备翻阅。
好奇的庄非子不错眼珠的盯着吕卿,见他扣扣搜搜,一个劲儿的咬自己的手指,却始终不打开观看,讥笑道:“放心,我茅山一派还不到偷学你棋门秘术的份上。”
他嘴上说着,可眼珠却不曾扭转。他倒不是真的想偷学棋门秘术,只是想起了一则传说。
据说棋门宝典只有吕氏后人才可观看,外姓之人,即便拿到了宝典也无法观看。纵然有吕氏族人,打开此宝典,愿与他人共同分享,也难以查阅,因为外人所看到的书中场景,与吕氏血脉者所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
一则则传说,将此宝典传的神乎其技,庄非子倒想看看是真是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