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随后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选择一位匈奴贵族担任首领,下设司马一人,全部都由曹操指派的汉人担任,负责对各部匈奴进行监督。 在强大的军事威慑下,匈奴族人的生死大权实际上已全部掌握在了曹操手里,南匈奴作为一个国家政权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此时代郡的三位乌桓首领自称单于,骄横跋扈,搅扰北方,于是曹操任命参丞相军事裴潜为代郡太守。 裴潜到任后,安抚乌桓首领,并果断诛杀了与之勾结的十余名汉族官员,迅速安定了代郡的政局。 在稳定了北方边境之后,曹操于同年十月再次南下征讨孙权,同时命人前赴丹阳和潘阳等地,赐予山越宗帅尤突印绶,令尤突、费栈等山越举兵骚扰孙权后方煽动。 孙权闻讯后急令贺齐和陆逊分率兵马平定叛乱,并命吕蒙为濡须督,率领蒋钦等将领据守坞堡,迎战曹军。 这时离赤壁之战已经过去八年,这是曹操的第四次南征。 这次南征不止规模庞大,曹操更是拖家带口,夫人卞氏、儿子曹丕、孙子曹叡、孙女东乡公主一起随军出征,仿佛一家人出去旅游一般,只有儿媳甄氏因病留在邺城。 在经过合肥时,曹操带着文臣武将特地游览了一下张辽八百破十万的景观,不管是陈武阵亡的地方还是孙权龟缩的山坡,不管是张辽瞭望的城头还是惊魂一跃的断桥。 他每到一处皆叹息良久,大力夸赞张辽的勇猛,并将其由荡寇将军升任为征东将军,至此张辽成为了外姓将领中第一个重号将军。 此时的江淮地区天气极其险恶,曹孙两方竟都受到了影响,东吴一名大将更是直接被淹死! 曹操命臧霸、张辽二人为前锋先行出发,二将率领水军渡过巢湖,强攻孙权治下的居巢县,臧霸一马当先,率先杀入城内,居巢城破,魏军首战告捷。 四年前的第一次濡须之战,曹操便是因为春季涨水而退兵,这次旧事重演,魏军将士渐渐萌生退意,对于此事,张辽认为应该防患于未然,想要自作主张的撤军。 但是,臧霸坚持要执行曹操的屯驻命令而反对撤军,张辽接受了臧霸的建议,于是屯驻了下来,等他们屯驻到了第二天,收到了曹操的撤军令,于是主动撤军。 天气的恶劣也同样影响了吴军,东吴水军大将董袭率领五艘楼船屯驻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楼船倾覆,众将士乘坐小船逃走,请董袭一起逃出。 但是董袭大怒说道:“孙大大命令我在此处防备敌人,怎么能逃跑呢,谁再说要逃走立马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