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背井离乡小二十年,谁也无法想象现在赵东心底对家乡的眷恋究竟积攒到了什么程度。 是以每次大军主动出关和清军作战,若不是情况不允许,赵东都恨不得冲到最前面去。 “大帅,哨骑来报,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大凌河一带同追击的清军交战,大败,现正在逃窜往我镇虏关方向。” “我军要接应吗?” 赵东身边的副将开口询问道,这员副将名叫胡武胜,战功卓著,出身英雄部队山阴克胜旅。 并且在对清作战中,也是数次立下战功,作战英勇。 赵东沉吟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陛下意思的是要我军先坐视孔耿二人同清军鏖战,最后再接应二人入关。” “虽然陛下怀着千金市马骨的想法,但也不愿让这两个曾经的汉奸这么容易就洗白自己。” “不过,现在两人已经在大凌河战败一场,麾下大军损失惨重,十不存一,我军确实该出兵接应了!” “否则,两人应该是回不到关内了!” 胡武胜开口请战道。 “将军,末将请战!” 赵东点点头,微微颔首说道。 “嗯,你部为前锋,点齐大军准备出镇虏关,迎战清军!” 随着主将赵东的命令下达,镇虏关内的汉军士气如虹闻战则喜。 这就是汉军和明军最大的差距所在了! 汉军哪怕是对上清军,也是敢战能战,闻战则喜。 甚至是大部分人都是嗷嗷叫着要主动出击! 因为在他们眼中,就没有能让他们感到害怕的敌人。 即便是辽东凶残的建奴,在他们眼中也只是一般的敌人,被他们数次击败,赶出了关外。 不值得忌惮! 该建奴怕他们才是! 这就是一个王朝开国初期,军队战无不胜而形成的锐气了。 而明军对上清军的话,被清军以往的威名震慑,能不转身就逃,就已经算是有勇气的了。 镇虏关的汉军准备好了粮草,大军出关向关外杀去。 另一边,孔有德和耿仲明趁着夜色,游过了大凌河,这才勉强摆脱了清军的追击。 但是,为此他们付出的代价是,身边的亲卫溺死在大凌河里的,将近有总数的五分之一。 甲胄兵器丢了个差不多,粮食也不剩多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