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州。 广陵重建的事情提上日程,数十万大军涌入金陵、苏州战线,组建同盟,这一次,不像上次的二十八镇盟军会盟一样群龙无首,这一次,天下群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驱逐倭寇,收复失地,建功立业,还我河山。吴王陈词成了盟军的精神领袖,原因无他,因为他名正言顺。 各军都在进行积极动员,荆湘、赣州等地各路诸侯,都命了战舰奔赴吴越,想南下与倭寇进行海战。 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不论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雄心,亦有牺牲一切之斗志。 太安二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双方都做好了战斗准备,战争,一触即发,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着,这一战,将直接影响未来历史走向。对于各路诸侯来说,是取之不尽的军功;对于江东百姓来说,此役后,吴越两州将重返和平;对于小皇子来说,此役后,他就能名正言顺登基称帝,并且着手对抗大皇子和三皇子。对于上杉祁来说,这也是东瀛民族最后的机会。 上杉祁送来了请帖,邀请盟军领袖陈词前往江面会见。 苏州大殿内,聚集了一百多人,都是有头有脸,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将军,随便一个拎出来,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都是当代英雄豪杰,他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此。 “这定然是上杉祁的权宜之计,吴王,还是不去为好,如今我军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连本间千鹤子都败了,他上杉祁定然是怕了。”有将军拱手道。 严冬位于客席第一,他领导的中州铁军骑兵团是盟军最精锐的力量,他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但他什么都没说。 陆迁笑道:“怕不是投降的,若是投降的,那就洗干净脖子,准备好赔偿款项,不然,哼哼。” 大殿内,一半人认为是东瀛的奸计,无需搭理,只要按照原计划进行战前准备,最终南下讨贼,先等打赢了海战,再命各部骑兵团冲锋,由中州铁军打头阵,最多三月,就能拿下余杭,只要海战之中取得了优势,哪怕是不惜代价撞坏倭寇的战舰,他们就无法逃出吴越,届时,他们将面对全民皆兵的埋伏,有死无生。面对江东百姓同仇敌忾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倭寇如何能战? 胜败已定,无非是负隅顽抗罢了。 东瀛人之所以之前能在吴越取得这么大的战果,无非是钻了空子,各路诸侯关起门来各有隔阂,互相观望,朝廷局势不明朗,再者,百姓也对官府有怨言。 一半人认为上杉祁是来主动求和的,毕竟,败势已定,无力回天,谁都能看得出来,再打下去,无非是双方都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果,上杉祁真愿意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避免血战,也是不错的结果。 陈词开口了,他一说话,全场安静下来。 “上杉祁不是来投降的。” “我与上杉祁曾是同门师兄,此人性情高傲,十分自负,断然不会低头。” “他找我商谈,无非是想告诉我,他会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 陆迁闻言骂骂咧咧:“那就打,他娘的,十万青年十万兵,老子们还怕他们不成?既然要打,那就狠狠的打,把这些倭寇全部杀干净。” “对,打他娘的。” 例也有严冬这样沉默寡言的,等众人争执完后,陈词笑了笑,“诸君,既如此,那就原计划行事,既然明知是开战,说不定上杉祁是来放松我军警惕,暗地里积极备战呢?” 严冬开口了,“一个小小的倭寇,竟敢伤害我朝臣民,算什么东西?当年先帝在时,四方胡虏,莫不拜见,胆敢犯境者,先帝御驾亲征,渴饮血,饥吞毡,身先士卒,既然要打,那就让他们瞧瞧,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他曾是兵部尚书,曾是武状元,是坚定的朝廷拥护份子。 众人不自觉燃起了熊熊斗志。 经过一夜商议,最终确立了议案。 三月二十二日时,陈词带十名悍卒陪同,前往江畔与上杉祁会面,而提早一日,荆州水师、湘潭水师、西楚水师、苏州水师做好准备,越过战线,开拔越州;中州铁军为首,带领骑兵军团和步兵大军从赣越边境出发,从西边进攻越州,同时进行。 这一战,数十万精锐倾巢出动。 这几日,全军各部都在进行着动员调令,陈词还亲自进行了誓师大会的演讲。 此役后,战争将彻底结束。 所有人都能得到朝廷的封赏。 …… 余杭。 上杉祁让宫本茂返回东瀛后,召见了越王。 越王句泉是一个玩物丧志的废物,整日只知道在女人肚皮上驰骋,哪里有半点骨气?一开始,他得知本间千鹤子兵败后,屠杀广陵百姓十万余人,那一刻他怕了,他才知道东瀛人的血腥和恶劣,这是一群劣迹斑斑的倭寇,他居然与虎谋皮,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钻? 句泉整日提心吊胆,生怕上杉祁废黜他这个王位,也落得个凄惨下场。 又听说北边的盟军气势如虹,形成摧枯拉朽之势,组建了钢铁洪流,随时要来越州作战,句泉就心乱如麻,寝食难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