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还需要在这段时间,把9.3的歌录完。 看起来时间充裕,但实际上却是拥挤的像京城早高峰的车流一般。 需要精打细算安排好每一天。 先从最简单的地方来。 把给文旅的三首歌录完。 苏安点进了华国音协理事群:“有滇省的女民族歌唱家在京城的吗?我这有首新歌可以合作一下。” 没人了,就来音协薅壮丁。 音协副主席确实没有实质性的权力,但却给苏安提供了许多便利。 “我我我!我在京城!” 《浏阳河》已经让苏安在音协打响了名气,都过去这么久了,谢石英还天天都在群里变着法的炫耀了。 当苏安这句话一出,群里顿时趋之若鹜。 现居京城、滇省女歌唱家,群里两百号人,满足这个条件的人不多,这次苏安没整选秀那一套。 就秉持着先到先得的原则。 “胡秀娟老师,您今天有时间吗?可以的话我们今天就把歌录完。” “有的有的!苏主席你给我个地址,我现在就能过去!” 胡秀娟,京城歌舞剧院民乐团现任团长,在履历上,或许不如谢石英教授那么惊艳。 但论声乐实力却在伯仲之间。 当然,最主要的是,她在滇省的名气很高,苏安小时候,也经常性的能听到她的歌曲。 苏安给滇省文旅准备的歌,也算是在民歌的范畴,细究一点,应该分为“民族流行”这一类别。 这首歌名字叫做《彩云之南》。 民歌,可以的话,苏安当然是第一时间考虑本地人来唱。 至于给吉省文旅的…… 则是一首叫《东北民谣》的歌,虽然带着民谣的名字,却是首不折不扣的流行歌。 这首歌词曲也都是毛不易。 苏安今天的任务,就是争取把这三首歌全部录完,然后同一时间交给文旅官方。 至于到底谁先发出去,那就不是苏安能说了算的,由他们自己决定,主打就是谁都不得罪。 就看谁效率更快了。 毕竟文旅官方,肯定也要根据歌的内容,来收集、拍摄素材,不可能就这么干巴巴的发了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