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明月高挂,寂静无声。 朱冠文随意坐在武英殿外的石阶上,看着灯火通明的南京皇宫,眼神迷离。 在他身侧,王忠替他挡着夜风,巍然不动,静静地守候。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冠文突然看向王忠,冷不防地问:“王忠,你说大明百姓知道换皇帝了吗?” 王忠愣了愣,旋即躬身答道;“陛下登基的消息,已经传告至各州各府,想来百姓应该都知道了。” “是吗?” 朱冠文皱眉:“这才月余就传达到各州各府了?” “虽然有些偏远的地方尚未传达,但用不了多久,必定传达。” “说得也是,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陛下,您有心事?”王忠似乎听出了朱冠文话语中的异样,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冠文看了王忠一眼,叹息道:“大明的疆域如此辽阔,倘若有地方欺瞒朕,胡作非为,朕被蒙在鼓里,那该如何是好?” “陛下忧心天下,是百姓之福,相信大明在陛下的手里,一定能重现汉唐盛世。” “呵!” 朱冠文呵了一声,打趣道:“你这些话都跟谁学的,还一套一套的。” “奴婢句句肺腑,望陛下明鉴。”王忠恭敬地朝朱冠文行礼道。 “行啦,朕知道你的忠心。” 朱冠文笑着摆了摆手,又陷入了沉思。 自从北方传来战事,他就一直觉得有蹊跷,所以暗中派人去打听情况。 可报回来的情况跟军机处上奏的别无二致,北方确实有战事,而且还不止发生了一次战事。 这让他不禁有了打造可靠消息源的念头。 说实话,就算北方真有战事,他依然不相信历史会轻易改变。 所以他首先判断的就是,有人在欺上瞒下。 当官的,都会瞒报,这是毋庸置疑的。 主要看对他是否有利。 就拿后世来说,电话和互联网如此发达,矿难死了不少人,都能做到欺上瞒下,更何况通讯不发达的古代。 地方若出了问题,古代官员想要瞒报,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 只要希望他瞒报的人,给足了好处,绝对一瞒一个准。 山高皇帝远,在别人的地盘,你想安然无恙调查实情,哪有那么容易。 否则古代一个县令,可以鱼肉百姓十几二十年不被发现? 大明官员经过老朱那一朝的洗礼,还有几个敢招惹是非? 只要明面上的消息没有问题,暗地里的消息,有谁会去深究? 特别是与藩王有关,那还不是有多远躲多远? 若在以前,朱冠文觉得,只要大方向没问题,朱棣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可北方的战事,给他提了个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