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冠文愣了愣,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朕没有说你弄虚作假,朕只是觉得,这花名册上的有些军士,年龄偏大了,再用他们作战,恐怕不合时宜!” “可他们都是老兵,战场经验丰富.....” 徐辉祖不明白朱冠文的意思,只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战场上,老兵的作用举足轻重,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都离不开老兵。 朱冠文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但现代老兵与古代老兵是不同的,现代老兵,年龄一般在三十岁左右,超过五十五岁,就得退役了。 这其中还包括军官。 也就是说,真正的战斗人员,大部分都在三十岁以下。 可中军都督府的花名册上,最大的老兵都六十七岁了,这样的士兵还占一个在编名额,实在有些不合理。 京营兵是拿来干嘛的? 拱卫都城,保护皇帝的! 一群大爷能干嘛?助威呐喊吗?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朱冠文的目的很简单,必须替换掉这些大爷,让他们在别的地方发挥余热。 “朕知道老兵的作用,但朕也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 朱冠文说着,一脸严肃的看着徐辉祖:“倘若国之将战,魏国公打算领着这群老弱病兵,为国效力吗?” “这.....” 徐辉祖踌躇不敢言。 其实京营的这种状况,他早就知道了,但也无可奈何。 京营的关系网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初太祖朱元璋在的时候,就屡有军士吃空饷之事,那些老弱残兵也是帮人挂靠军籍的将领安插进来的。 而那些将领的背后,也牵扯一大部分人。 若陛下打算走精兵之路,恐怕阻力不小。 似乎看出了徐辉祖的顾虑,朱冠文情绪缓和了一些的道:“魏国公不用担心,朕不打算动武将们的利益,朕只是想调查清楚,这五十万京师兵,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力!” “那.....”徐辉祖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朱冠文想了想,道:“朕刚刚登基,应该军民同庆,所以朕打算检阅京师营,你就在此期间,好好查一查京师营的实际情况!” “若诸将问起来,臣又该如何应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