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柜子,与我接下来的津城之行有关。”巩祖铭毫不隐瞒道,“家父一直想找寻一套品相完好的汉编钟,可惜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 这几年,我一直在追寻编钟的足迹,恰好津城的朋友帮忙联系到一位卖家,所以我才着急过去看看。” 张昊了然地点点头,心中却是暗想道: 他这里,可是有一套货真价实的汉代编钟呢。 巩祖铭继续说道:“张昊,孙馆长和您打个几次交道,他一直夸您做人厚道。您转让给我们的这三件古董呢,价格确实也很公道,所以我也很认同孙馆长的说法。 今天正好在博物馆,我就提上一嘴,如果您手上有成套的汉代编钟,或是认识的朋友手上有货源,还请您帮忙推荐一二,我承您的情!” “实不相瞒,我手上的确有一套汉代的编钟。”见巩祖铭说的诚恳,张昊便说道,“不过这套编钟是我最近才得来的,所以孙馆长来金陵时也没有见过。” “此话当真?”巩祖铭连忙顿时流露出一丝喜色,“您看这样如何?我去过津城后,就直接飞去金陵拜访您!” 虽然朋友告诉他有合适的货源,但巩祖铭也不会拒绝一个货比“二家”的机会。 “不出意外的话,我会在10月下旬返回金陵。”张昊说道,“您来金陵的话,请一定要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巩祖铭重重地一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们再联系。” “好,我们不见不。(下一页更精彩!) 散。” 张昊笑了笑,也向周斌来投去了一个感谢的表情。 跟着周斌来出来一趟就认识了一个潜在的大客户,对他而言也算是意外之喜。 周斌来则玩笑道:“我说二位,你们的生意要是成了,可得给我这个中间人一笔好处费啊!” 巩祖铭笑道:“老周,你还差这三瓜两枣的?” 周斌来叹气道:“瞧你说的,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 去三里屯的商场取回定制的西装,又陪着周斌来在预展会上参观过后,张昊和周斌来如期走进了拍卖会的大门。 这次的拍卖会,被安排在了一个类似私人会所的场所里进行。 周斌来将一张刺金的邀请函递给门口的工作人员后,便有专人领着二人走进了宴会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