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也曾苦苦挣扎过,我对父皇到底是该爱还是该恨。可最后,命运的齿轮终究让我,在误会他的路上,越走越深。 所以…… 当我再度睁开眼睛,与罗素舅舅历经了生死来到江南寻找母后的时候儿。当我亲眼看到罗素舅舅在面对母后质问,艰难点头的时候儿,我觉得,我真的错了。 随着母后一路从江南赶回京城,途经峨眉山密道入宫。虽然嘴上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心底却一直祈祷,愿父皇无恙。 可是,晚了就是晚了。 有时候我想,若我能勇敢一些。在父皇与闻人浩轩周旋的时候冲出去,或许,我还来得及抱一抱他。跟他说一句:父皇,孩儿不孝。 然而,我亲眼看着他浑身无力却还要假装强势地与闻人浩轩周旋,亲眼看着他在最后关头把母后往外一抛,亲眼看着他消失在茫茫火海之中。 我永远都忘记不了,金銮殿那足足烧了一夜的火。也永远都忘不了,母后冲入火海去寻父皇时,绝望而归的神情。更忘不了,父皇留下的圣旨,声声入耳时的苦心。 若有人问我,既然觉得那么对不起父皇,为何还要选择在登基大典的时候留书离开?我想……我心底的答案不会告诉任何人,而是,选择埋葬一辈子。 是啊,父皇为了母后付出了那么多都能有所隐忍。而我,自然也不必为了母后做一些小事,便要告知天下。 我知道,父皇一生只为母后而活。他的死,对母后的打击极大。 母后在成为了太后娘娘后,收起了所有的悲伤,携着我与忆儿一同给父皇守孝。虽然我从小就见惯了母后的坚强,可这一次,却隐隐不安。 以前,母后受再大的伤,再如何隐忍,神色中的落寞依旧逃不过我的双眼。可这一次,父皇驾崩那么大的事儿,她在傻傻地站了一夜后,竟十分坦荡。 这不是她……至少不是我所了解的她。 若我猜得没错,母后是抱有去陪父皇的心思,所以才能这般淡定自若。 母后心里想着的,无非就是我登基以后,再等那么两三年,朝纲稳定,她便可以了无牵挂,去寻父皇。 我怎能给她这个机会? 母后这一生过得极苦,与父皇在爱恨之间苦苦挣扎不休。如今好不容易能够安稳一些度日,我绝对不能让她轻易寻死。 苦思冥想,总觉得要给母后一些盼头。而这个盼头,父皇给不了,便只有我给了。 于是,在登基大典的头一个晚上。我给母后请了安后,便留书一封,独自离开了京城。 这个天下没有了我,还有母后和云岩,必定不会大乱。但母后若没有了我,纵使会心疼一阵,埋怨一阵,但她会好好活着,用一辈子来等我归来。 只要我一日不出现,她便会等上一日。一年不出现,便等上一年。知母莫若子,我的母后啊,我怎能不懂她呢? 虽然父皇的遗愿重要,我也自知对不起父皇,但是父皇已故,让母后有着盼头的活下去,或许才是真的孝吧? …… 离开京城的那一年,我十岁。 为了避免宫里的人寻到我的踪迹,我凭着一身的功夫,一路躲躲藏藏,跟随着渔民来到了乌海。 乌海,顾名思义,便是一片望无边际的海。只是奇特的是,这片海的颜色与寻常的海不同,它黑如墨汁,却十分甘甜。没有寻常海的蓝,更没有寻常海的咸。 当地人管它叫海,不过是因为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的东西罢了。所以,乌海其实是一个极其极端的地方。 因为乌海的海水虽然黑,却有着许许多多的物质。而这些物质,都集中在乌海的中央深处。 乌海中央有一座小岛,那里的鱼,又肥又美,贝壳里的珍珠,又大又圆。所以,小岛虽然不大,但却生活着不少渔民。 相反,乌海周全有很多土地和居民住所,但却十分荒芜,看起来破败得惨不忍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