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信陵君在邯郸-《长平长平》


    第(2/3)页

    仲岳先生说得如此肯定,令薛公神色大变,道:“赵人与秦有父兄之恨,赵王宁弃而不顾,而与秦媾耶?”

    仲岳先生道:“诸侯之争也,胡不有父兄之恨,而终媾也,又何怪耶!”

    薛公十分沮丧。仲岳先生是代表信陵君前来,他的观点肯定是信陵君的观点,而信陵君目前又在邯郸位居高位,赵王的心意,信陵君肯定知道;而赵王有所决策,也一定会听取信陵君的意见。也就是说,仲岳先生的话一定是真实的。薛公满腔的热情,犹如被浇了一勺凉水,熄了下来。

    毛公道:“魏公子深明世事,而先生睹天下如掌指。以公子之明,何谓于秦赵之媾也?以先生之见,赵与秦当和耶,当战耶?”

    其他人都没有想到毛公会如此直接了当地向仲岳先生提问,像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委婉地提出来吗?不料,仲岳先生似乎胸有成竹,淡淡一笑道:“公欲为赵谋耶?为诸侯谋耶?”

    毛公问道:“何谓也?”

    仲岳先生道:“为赵谋者,赵当和;为诸侯谋者,赵当战。何也,天下诸侯无不望赵与秦战,而获其利也。赵与秦战,两国争交利于诸侯,争割地于诸侯;俟其疲也,诸侯起而战之,必复得其利。此损于赵秦,而利于诸侯也。”

    薛公道:“先生之言,诚金玉也。而为公子谋,当劝赵战也;而以为媾,何也?”

    仲岳先生道:“公子窃兵符而救赵,魏王所以厚待公子者,以有赵也。若无赵,则无公子也。赵强则公子强,赵弱则公子弱。又何怪也。”

    在座的诸赵公子也一起点头道:“是也,是也!秦与赵战,两相斗损,而诸侯得利。媾之宜也!”

    仲岳先生转向曾季和吕不韦道:“前与韩盟,得先生之力甚多。今复与秦和,复将赖先生之力也!”前面说的是曾季,后面的言外之意则指向吕不韦。吕不韦未得王命,不敢直接应允,道:“臣亦苦邯郸百姓万民,残于刀兵,劳于征役,遂以敝公子之名,本公子之心,散公子之财,以济城中诸赵。此心正与公子同意也。”

    仲岳先生道:“吕兄但劳城中诸赵,非救亡拔苦之要也,但缓其急耳!其要者,谏王遣使入邯郸,赵王必与和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