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审案-《长平长平》


    第(2/3)页

    秦王道:“尉遣人往上党、河东,其可乎?”

    廷尉道:“若往理之,恐其不服,而有他变!”

    秦王道:“诚有是也,故踌躇难决!”

    廷尉道:“若以守下狱,上党、河东,其守者何?”

    秦王道:“一任尉行!”

    廷尉道:“容臣思之,乃敢报!”

    秦王道:“慎勿泄也!”

    廷尉道:“谨奉教!”

    当天廷尉没有离开章台宫,就在宫内一处偏殿中住下,所需一应物品均由一群指定的郎卫往来搬运,他要见的人员也由郎卫以子楚的名义召见。连续工作了一整夜,廷尉终于向秦王报告了自己的计划。

    朝后,相府发出了一道公文,令麃公率关中一千刑徒前往上党,协助修缮城邑。麃是咸阳境内一个不起眼的小乡邑。此邑虽小,但由于位于咸阳城中,也必须委派一名可靠的官员掌管,这名官员是剑士出身,凭战功成为剑士,几年后又从剑士中出来担任麃邑的长官。剑士出来的人,爵位、姓氏都不甚明晰,大家就以麃公呼之。

    麃公接到命令后,立即从尉府接收了一千刑徒,由于任务紧急,各级军官都从剑士中委任。只用了一天时间,这一千人就领齐了器械,登船启程,从渭水直达蒲坂登岸。登岸后,前队即乘五乘革车先行赶往安邑,其余人则步行前往。

    车乘到达安邑后,先到了随芒未前来的剑士营中,然后才进入安邑城。第二天,安邑派出军使飞马赶往端氏,通知蒙骜,河东守王稽因病不能视事,令蒙骜兼署河东事,立即前往安邑任事。

    蒙骜莫名其妙地接到了秦王的教令,不敢怠慢,立即启程,往安邑统一指挥上党和河东的事务。星夜到达河东后,蒙骜又连夜发出指令,让端氏的三名公乘分别前往翼城、曲沃、左邑担任守备,端氏的军队则由河东尉五大夫无伤指挥。

    这一连串的人事调动,让所有的人措手不及,又莫名其妙,猜测在各地转播。流传最广的猜测是,王稽由于重病,不敢声张,密报秦王;秦王遂安排了这一出好戏。

    而事实上,王稽在麃公到达的当天的夜里就被转移到城外剑士的营中,见到了悄然前来的廷尉。王稽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即脸色发白,举止失措。廷尉向他出示了秦王的节符,而麃公也出示了秦王的玉佩。剑士手执秦王玉佩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王稽更清楚了,这代表着剑士是在执行秦王的秘密使命,各级官员,无论爵位高低,都必须配合行动。

    给蒙骜的密令自然是在咸阳就已经准备好的,目的是将蒙骜调离端氏,免得他妨碍调查。蒙骜到达后,也一样被请入剑士营中安歇,见到了廷尉。蒙骜不知凶吉,同样脸色大变,举止失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