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些家庭,在各个房间都安装了通水的暖气片,用水管连接起来,这样炉灶烧的热水可以通过管道在暖气片里流动,各个房间里就都很暖和了。 既然冬天要取暖,那么许思梅说的二十个大煤球,还真的未必够。 “这样吧,等下你拉三十个大煤球回去,你别自己拉,让你男人过来拉。” 许多年没有多想,直接吩咐说道。 三十个大煤球可不少了,许思梅一个女同志,在这样的大冷天,要带回去东桥胡同那边,估计够呛。 而许多年自己也懒得动手,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多抱抱孩子呢。 前两天,许多年就看过人民日报,1960年1月11日本报讯首都已有十二万多户居民使用蜂窝煤做饭。事实证明,烧用蜂窝煤比烧煤球省煤、省柴,又清洁方便。 据初步统计,一九五九年,京城市在这方面节省的煤炭达三万多吨,木柴三千万斤左右。 蜂窝煤在京城开始慢慢渗透到每家每户之中,然而现在又开始定量供应。 参考煤本上面的定量,每人每月是二十五公斤,这样的情况,势必会给蜂窝煤的推广蒙上一层阴影。 最近几天下班回家的路上,许多年都可以看到不少半大小子,去城外郊区捡柴火。 毕竟很多家庭并不是全部人都是城里人,就像范招娣一样,她不是城里人,导致她家的粮本、煤本等供应,就只有许十年一人。 换句话说,他们一家四口人,吃穿用度,全是许十年一个人的定量。 错非她家是跟老许一起吃饭,加上有许多年这个土豪弟弟时不时地接济老许家,许十年家里,早就不够吃了。 “对了,其他东西你们缺不缺?比如食用油够不够?粮食够不够?” 说完大煤球的事儿,许多年又关心地问道。 现如今,食油每人每月发放油票一张,凭票可购食油三两,春节每户额外增发“节日补助油票”一张,可购香油1两。 这个标准倒是没有变过,毕竟如果再降的话,那么居民就真的只能吃粗粮度日了。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少的定量,总有些特殊人群,他们需要特殊照顾。 比如一九五七年,京城市粮食局发布《关于高级脑力劳动者食用植物油补助供应办法的通知》,对高级脑力劳动者每人每月在食油定量外补助食用油1.5市斤,补助供应油的品种比重暂时是香油半斤,花生油或豆油一斤,不愿意购买香油的可买花生油或豆油。 像许多年目前所在的猛虎中队,就有受到优待。 之前在设计院的时候每月食油定量就是三两,多的没有,并且那会儿秦淮茹还不是京城户口,这三两食油是他们两口子分的。 也难怪秦淮茹会对肥猪肉,情有独钟了。 “三哥,我们有食用油,够吃的。”许思梅立马回应着说道,可神色随即又犹豫迟疑了起来。 许多年一看,顿时生气地说道: “老四,你是真没把这里当你娘家啊,有什么事情就大大方方地说出来,我们能帮到你的,就一定会帮你。” “像你现在这样,吞吞吐吐,我看得都着急!” “是不是姜东阳那小子又搞事了?” 她连忙摇头罢手,赶紧否定这件事,要不然,她男人又要遭殃了。 “三哥你还有没有肉票?我想借一斤肉票,我们家已经一个月没吃肉了。” 一听这句话,许多年顿时火冒三丈,同时也无比惊讶:“前两天不是元旦么?你们家没吃肉?” 元旦的时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肉吃了,许思梅家里没吃肉? 自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一日起,京城市实行猪肉“凭证定量”供应。 按不同消费对象分为5个档次,城镇居民每户每天限购1元猪肉。 一九五九年一月,猪肉货源紧张,又改为“按人凭票”供应,每月发肉票3张(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张),每票供应鲜肉1-3两,买的肉不足0.20元可以不登证。 这个时期,猪肉紧张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因为需要那猪肉去还债。 到了现在,特别是元旦过后,京城市副食品货源极为紧张,猪、牛、羊肉到4月15日的全部库存只有361万斤,仅能维持1个月的定量供应。 也因此,各方面粮油副食、煤炭、肉等管控物资,全部下调定量。 可即便如此,现在京城市场也开始投放陈年肉罐头顶替,数张票可买到一盒(听)罐头。 也不至于一个月都吃不起肉吧? 再者说了,姜东阳家里总共六口人,全都是城镇户口,可没有农村户口。 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月都吃不上肉? 人家阎老抠的条件那么差,元旦那天也去供销社买了一斤半的猪肉,当时老许还跟对方唠了几句呢。 听到许多年的话,许思梅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看见她哭泣,周红梅她们也惊愕了起来,旋即连忙劝说和安慰。 周红梅还有些生气,明明她才是许思梅的娘亲,可这孩子不跟她亲,也没跟她说起肉的事儿。 现在许多年一问,马上就说了出来,明显就是跟她三哥更亲一些。 而许思梅之所以哭泣,原因也很简单,当时是十二月初,她本来就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那会儿就吃过一顿肉。 当时她是孕妇,姜东阳就多给她夹了两块肉。 肉是定量的,都不多。 身为孕妇的许思梅多分了两块,那么其他人势必就少了。 后来姜东阳他娘亲,估计是因为这次分肉不均,把后面的肉票全拿了,她自己收起来,偷偷吃掉了。 后来,她就谎称不小心把肉票丢了。 一次两次还算正常,可三次之后,就十分不正常了。 然而,不管是许思梅还是姜东阳,亦或者姜秀儿她们这些小屁孩,也没能在家徒四壁的屋里找到粮票。 可是许思梅也没有抓到姜东阳他母亲偷吃肉的证据,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明明知道这事儿就是她干的,却苦于没有证据,拿她没有办法。 怀孕的许思梅,由于最近没有什么营养,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 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来她三哥家里借一点。 这事儿还真是令人头疼不已,许多年也大感棘手。 因为这是别人家的事儿,虽说许思梅是他妹妹,但兄弟姐妹结婚之后,就不再是一家人了,而是亲戚关系。 胡乱插手别人家的事儿,很容易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 前年他可以出手教训姜东阳,这是因为姜东阳自找苦吃,连邻居都觉得他干得漂亮。 但现在是姜东阳他母亲,许多年就不好直接出手了。 “四妹,要不你跟姜东阳商量一下,跟她好好说说这件事,别再闹什么笑话了。” “三哥,我现在不想说她,提起她我就来气。” 许思梅摇摇头,表情十分苦涩和悲切,接着又道: “我对她已经失望透顶了,可是有些时候,孩子们还得让她帮忙照看一下,我越是左右为难.”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刀切的事儿,哪有那么简单? “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吧。”许多年点点头,旋即从口袋里拿出两张肉票,又去一楼客房里边,拿了一块腊肉出来。 这腊肉是地下室里放着的,毕竟客房现如今可是许多年一家四口的卧室。 二楼反而没人住,因为两个小家伙太小了,去楼上不方便。 “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好好补补身子,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多带孩子来这边。” 顿了顿,许多年接着又道: “你婆家那边帮不了你,但娘家这边,力所能及的地方,还是可以帮衬一下的。” 老许家五个孩子,还没毕业的许舞梅先不说,目前就数许多年最有出息了。 所以,他说这句话,很有分量,也让许思梅十分感动。 “谢谢三哥!” 见她感激地哭着,许多年正想说话来着,门口那边,秦淮茹到家了。 后者在轧钢厂工作,路程可比第二粮食公司远多了。 现在她每天都是跟老许一起骑车上下班,倒也让人放心。 “四妹来了?哟,你怎么还拿肉来了?” 一进门,秦淮茹便看到了许思梅和她手里的腊肉,顿时笑颜如花地说道。 此话一出,大家伙都笑了,只有许思梅尴尬不已地赶紧解释清楚。 知道了这腊肉是自家男人给的,秦淮茹自己也尴尬了,笑着掩盖了一下。 “三哥三嫂,那我先回去了,等下让东阳过来拉煤。” 许思梅也不想继续待下去了,家里孩子还在等着她呢。 “妈,大嫂二嫂,我先回去了。” 跟众人说了一声,许思梅提着腊肉就出门去了。 秦淮茹跟在她身后,把她送出去门口,这才返回。 今儿的京城,气温很低,虽然没下雪,但感觉比下雪还要冷。 老许没有在他自己家里待多久,点着蜂窝煤炉之后,就赶紧去了许多年家里。 因为他知道,老三家里肯定很暖和。 别说他了,三小只和小梅她们也都是这样,放学后全跑她们三叔家了。 许大年和许十年两兄弟还没到家,大冷天走路,更慢了。 客厅里,一家人坐着闲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姜东阳来拉煤了,但还没拉走煤,就被喊到屋里,被大家伙一顿训斥。 作为夹心饼干的姜东阳,也是左右为难。 可是现在嘛,他只能当个孙子,谁让他媳妇娘家人多势众呢? 要怪只能怪他那个不懂事的娘亲,惹谁不好,非要招惹他媳妇。 不行,回去得按照三哥说的话,好好跟他娘亲说道说道。 姜东阳拉着大煤球离开了九十五号院,好巧不巧地被穿堂屋的王大娘看到了。 王大娘跟姜东阳唠了两句,旋即也去了许多年家,敲开了后者家的大门。 走进客厅之后,王大娘陪着笑脸,热情地讨好着许多年,目的只有一个:借粮食! 蜂窝煤这东西,没了可以去城外捡柴火对付两天,但是粮食可不行啊。 PS:有月票么?(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