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来就是,0,002那都是国际最顶尖的机床标准了,人家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怎么可能让一个小作坊出来的机床追上。】 也不怪网友们会是如此反应。 因为机床的研发,从来不是靠个人能完成的。 精度方面,一个小数点的突破,都是难上加难。 江远张口就是0.002,怎么听都离谱过头了。 “江先生,我们验收可是要现场测量切割精度的。” “你确定已经达到0.002了吗?” 直播现场,刘南如一脸认真的看着江远。 本来无声运行给了他一个小惊喜,即使达不到要求,这台机床也有可取之处,可以买下来。 但现在对方张口就是最高精度,一下子就败光了他的好感。 都到验收的时候了,还没有一句实话。 作为一心搞技术的,他不喜欢这种人。 “直接测吧。” 江远没有多做解释。 机床就在这里,精度具体如何,测测不就知道了。 他还等着测完交接,执行金中将交代的任务呢。 “行!” 江远都这样说了,刘南如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招呼徒弟打下手,拿出一块标准的钢材放到切割台上。 随即开始做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江先生,我丑话先说在前头。” “如果机床最后的切割精度达不到要求,华龙可是不会为半成品买单的。” 借着这个功夫,宿衡为一会儿的拒绝订单做起铺垫。 “意思是不要了吗?” 江远神色平静的反问。 “如果达标,我们肯定要,但如果不达标的话……” “没问题。” 不等他说完,江远直接应下。 就是这种态度,再强硬一点。 正担心一会儿办正事儿没理由呢。 刘南如很快做好了准备工作。 一切完成后,他拿着一枚U盘走到控制面板前,准备导入算法。 精密机床最重要的就是与之相匹配的算法。 没有算法的机场连功能都不完全。 但他的动作刚进行到一半,就发现打开的数控系统面板上有东西。 上面有好几个按钮选项,功能模块,控制窗口一应俱全。 “算法已经装上了?” 江远点点头,“直接用就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