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突变-《靖天下》


    第(2/3)页

    “咻------”

    长箭飞来,正在老杨胸前。

    老杨身着盔甲,也被射得几乎翻倒在地,向后面连退几步。口中鲜血涌出。

    伤势不轻。

    老杨知道他此刻下去养伤,或许还能活。

    但是而今的局面,他又恨又悔。

    战事已经很难挽回了。

    鞑子处心积虑,才获抓住这个机会,怎么可能放手。

    深夜骑马,鞑子摔在山道上的骑兵,估计就比战死的多。

    而老杨也决计不可投降的。

    他的儿子,他的家小,都在昆明。他麾下将士中,也有很多从其他部队调过来,有四川人。有夷人。但是这个时候都有一个名字,云南汉军。他们大多都有授田,即便没有,也与鞑子有血海深仇。

    “杀。”老杨猛地折了自己身上的箭矢。大吼冲了上去。

    “将鞑子赶下山。”

    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只是此刻阿里海牙为这一战派出的是他老本钱,纵然最精锐的南宋军队,也被他们生生打崩过。

    老杨最后的努力也仅仅是努力。

    *******

    山路最难走。

    李佛奴走了一个白天,其实也没有走多远。夜里安营扎寨。

    正酣睡的时候,忽然被人推醒:“指挥出事了。”

    李佛奴出来一看。

    却见东边有一处火光,越烧越大。相隔十余里,都看得分明。

    “清水寨。”

    “是清水寨。”

    立即有人喊道。

    “指挥,我们要不要去支援?”

    几十名中下层军官看着李佛奴。

    对于云南汉军来说,上层的派系或许有,但是越往下层这个派系感就越淡。

    原因很简单,就是枢密院统一训练。

    虞醒建军以来,大规模练兵有三次。第一次七星关万人,第二次曲靖四万众,再有就是这一战前,大规模补充调整军队。

    这导致上层将来各有各的来历,而下面的将士,中下层军官,大多都是某一次练兵中选出来的佼佼者。虽然一次训练数千数万人。但是实际上,能爬上来的人,都在当时练兵的时候都有名声。

    大家都知道谁是谁?

    甚至还有过过节。

    毕竟,血性男儿关在一起训练,在训练之余,难免有一些友谊赛。

    比如打群架。

    随着他们分配到各军中,有些人交情更深厚,有的人关系疏远了。但不妨碍,他们很多人之间关系都很密切。

    就好像李佛奴与老杨一样。

    李佛奴抓住手中的包裹。正是老杨给他的。

    捏着里面散碎的金银。

    “不行。”李佛奴说道:“已经迟了。”

    李佛奴看的很明白。

    这大火,是清水寨的仓库烧了。

    清水寨作为前线转运的重要节点。对贵州城有多重要。是一个人都知道。

    不到万不得已,老杨决计不会做出这样的举措的。

    此刻距离清水寨,直线距离不过十几里,但是却要做三四十里的山路。到了的时候,就已经是明天早上了。

    做什么都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