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汉王-《靖天下》


    第(3/3)页

    而且,谢枋得逃亡在外这一段时间,痛定思痛。反复思索亡国之因。

    才有他说的南渡之后,法度尽坏。

    这一句话,是深入骨髓的总结。

    北宋政治与南宋政治是完全不一样的格局。北宋的时候,纵然有党争,但是实际上政治体系还算完善。而到了南宋,已经是皇帝借权臣压制天下人。

    更被无数历史学家评价,南宋政治开明清专制制度之前声。

    内残外忍。

    不要说立足云南,与鞑子再战天下,就是割据云南。用南宋政治体系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南宋遗臣要用。

    但虞醒必须掌握主动权。

    “如此一来,不会寒了天下人之心?”舍利畏说道。

    “不会的。”谢枋得说道:“天下抗元之人,如夜中狂奔,堕泥泽中有之,坠深渊者有之,身死族灭者有之,而陛下有一道光,照亮长夜。天下人自然归之如流水。”

    “今日之局面,非大智大勇之圣主,不可挽回局面。”

    “舍殿下,天下还有何人,能与忽必烈一较高下?”

    这就是谢枋得舍弃一切,为虞醒出谋划策的原因。

    在谢枋得心中,只有明君圣主,才能拯救天下局面。

    而虞醒就是他的明君圣主。

    大宋朝廷已经不重要了。

    虞醒沉思片刻,说道:“此事我知道了。”

    略不过不提。

    这一件事情看似很简单。但其实非常大,这关乎虞醒集团的政治集团立足点与身份。

    虞醒觉得谢枋得说得有道理。

    但是,也必须谨慎为之。

    虞醒对张万说道:

    “今日之后,我就要回昆明了。”

    “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日方能再见,对云南今后的形势,还请张叔叔指教。”

    从前不理解古人离别之苦。

    而今知之。

    很多人匆匆一别,就是永诀。

    更不要在乱世之中。

    谁能预料明日会发生什么事情,特别是战阵上的人。

    张万说道:“殿下不问,臣也是要进言的。”

    “自古以来,云南内外交通,不过数道。最西大雪山道,昔日吐蕃之攻南诏路线。”

    “只是今日之吐蕃,虽然为鞑子所有,山高地瘠,难以为战,又有大铁桥诸多天险,足可无忧。”

    “正北则建昌道,今有清溪关以塞之,殿下可派一员战将守之,可安枕无忧。”

    “陈河如何?”虞醒问道。

    虞醒夹带里,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也就那几个人。

    “陈河用兵之道,中规中矩,尚有稚嫩。但有自知之明。守关足矣。”

    虞醒点头,示意继续。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石门道。此乃汉唐经营之故道。昔年繁华冠绝滇中,即便而今,也有很多大道遗址,殿下虽塞石门关,但以臣观之,发民夫数万,期年治之,足可畅通。”

    “故而,此地不仅仅要修凌霄关,石门关,应该修数座山城以塞之,方才是金汤不拔之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