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张道宗-《靖天下》


    第(3/3)页

    “殿下或许不与你计较,不代表我高九不与你计较,如有下次,犹如此桌。”

    “好自为之。”

    张道宗后背已经被打湿了。

    “我真的会死啊。”

    张道宗一辈子都于技术官员,醉心水利,平日也案牍劳形,并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面对生死。

    刚刚还想效仿古今英烈,一死殉节。

    但是真面对死亡。

    他怕了。

    这个时候,门外虞醒走了进来。

    就虞醒本人来说,他没有这么大的排场,但是高九是万万不敢怠慢的。真要让虞醒出了事情,高九自己抹脖子都不够。昆明百姓这么多人与段家见仗了,双方都见血了。

    虞醒败了。昆明百姓必然经历一次屠城。

    那就不是高九一个人性命了。

    是很多人的性命。

    即便抗命,也必须保证虞醒安全。

    虞醒一进来,就看见地面上桌角,看了高九一眼。大抵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只给高九一个自己体悟的眼神,就当做没有看见。

    “张先生爱民之心,在下久仰大名。今日昆明百姓遭受大难。还请张先生出手相助。”

    张道宗很多话在嘴边转圈。

    比如,

    大义凛然道:“忠孝我命也,义不可夺。”

    只是对蒙古人,张道宗也没有那么多忠诚,他爱孛儿只斤家族,孛儿只斤爱张某人吗?蒙古人是什么德行,身为河北人张道宗不知道,请问,几十年前,是谁将河北大地杀得几近白地。以至于南北人口一度到五比一?

    孝,很抱歉。张某父母双亡。早就不在了。

    “清白名节为重,一生毁誉系于今日?”

    张道宗不是儒臣,而且大元朝也不重视儒臣。

    想来想去,张道宗心中一个念头疯狂生长“我还是活吧。”

    努力保持硬邦邦的语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请恕张某不能相助。”

    张道宗即便想活,也不会投降虞醒,在他看来,虞醒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他现在投奔,就是自寻死路。

    但实在不敢得罪虞醒,唯恐下一刀,不砍桌子,砍他的人头。

    硬邦邦的语气维持不住了。

    “不过,行省里有各路赈灾档案,昆明钱粮户口,赈灾资料,就在甲字三号房,洪八个柜子里。”

    “虞公子自己查阅吧。”

    虞醒听了张道宗的话,眼睛一亮。

    甲乙丙丁,六十甲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

    这都是古代用来计数的常用排序。

    “看来昆明城中的各种信心,乃至于云南省的各方资料,都在张道宗脑子里。此人我必得之。”

    “得此人,就等于得了云南元朝所有资料。”

    诚然,这些资料如果没有被带走的话。行省衙门里应该有。

    问题是,这个没有文件管理的系统的时代,想从无数文档之中找到之前的文档,是一个大工程。

    不是一个人短时间能够掌握的。

    而虞醒是在与大元朝廷抢时间。

    没有时间浪费在一些琐事上,张道宗此人能大大节约虞醒的时间,更何况,张道宗处置的仓储,虞醒是看过的。

    是个能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