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倒也是,不过比以前还是要方便许多”王扁担说。 “是啊,想见面,微信也是不错选择。”王富贵附和道。 李长生扶着刘金山坐下,“大哥,您是我永远的大哥,这次我回来,感谢您给我接风,我敬您一杯酒,我先干为敬,您随意。” 李长生为什么对刘金山这么尊重呢?不是刘金山年长李长生十几岁年龄,而是刘金山待人处事,遇事不乱,有谋略,能把散乱的人心凝聚起来,这是他李长生做不到的事。 刘金山天生有领袖的气质,这一点不容置疑。 拿前几年宁海发生非法集资来说,一开始乱哄哄,那些跳最欢的人,最后不见踪影,砌墙的砖,后来者居上,刘金山就是后来的那块砖。 刘金山不是让每个人都信服,有一次刘金山讲话,被反对者一语击中,成为笑柄。 就是刘金山有一段最为著名讲话,他是这样说,“......我们一心为债权人努力工作,一心一意为债权人谋利益,偏偏有那么一小撮人捣乱、拆台,这些人就是来搅局,不想让大家好,他们就是搅屎棍子。” 反对派郑军激烈地反驳:“你说我们是搅屎棍子,好吧,我们就如你所说是搅屎棍子,那么请问:‘谁是那砣屎呢?’” 我靠,这句反诘绝了,一下把我们当年文革中红卫兵头头,问的哑口无言。 刘金生光荣历史曾被他反复讲述过,所以在座的每一位多多少少听过他的讲演,怎么挤火车去北京,工人体育馆等一天,分号去化工学院住宿,等毛主席接见,接见那天一早,每人发8个鸡蛋,怎么排队走着去西郊机场接受毛主席、林彪、周总理接见,回来路上,人多的找不到回化工学院路,鞋子也被挤丢过程,以及他18岁被任命为民兵连副连长,是副师长来营里亲自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一营三连连长刘金生...... 聂副师长亲口对他说,他牢牢记在心里:“你当连长,不要向人民群众发火,有牢骚,要发火,朝我发,对百姓要讲道理,要学会做政治思想工作......” 不过他记在心还有,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坐上北京吉普车,很威风。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造反派小头头这些身份,大家没经历过,用他的话说,什么大风大浪,咱没见过,还惧怕你小毛贼...... 这一点让在座的人尤为佩服,非常难得,人才,人才呀。 事实也是如此,叫唤欢的人,最后无声无息,当然,金山最后也没实现他的目标,把大家的钱要回来,不过团结和争取,努力并没有白费,九号公馆是刘金山和大丰收两人共同努力,还是给大家伙要回来。 李长生给刘金山大哥斟满酒,他明白把大哥安排好,才对得起大哥对他的看重。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感情深,一口闷。”李长生安顿好大哥,自己端起酒杯,感谢在座每一位朋友们,你们是我李长生最好朋友。“然后他举杯把白酒一口喝干。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抡到李三锤敬酒,他毫不客气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罗金锭豪爽地举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海棠包间里热气腾腾,大家吃的直冒汗,相谈甚欢。 今天温度不高,伏天积累的热度和湿度在厨房自来水管、暖气铁管上挂满水珠。 风吹在脸上热乎乎,外面槭树都耷拉着叶子,宁海龙凤广场上的花坛坐上去烫屁股。 喝高兴几个老爷们,脱去上衣,光着膀子,有人喝起冰镇啤酒。 海棠包间的空调机火力全开,可还是觉得闷热。 叫来服务员,刘金山特意告诉要煮一碗炸酱面,主食有米饭,疙瘩汤,油饼...... 刘金山特意解释一番,李长生刚下车,按照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是要煮面条“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是有讲究。”主食大家随意点...... 主食上来,意味着宴席要结束,杨安和王富贵提议去外面撸串去,这么早回家没多大意思。 老吕推说自己累了,年纪也大,不抗折腾,他就不参加,并且劝大家早点休息,李长生刚到家,长途跋涉也很累,大家不要喝那么多酒,万一出什么事,也不好之类的话。 李长生确实感到很累,可他不能说走就走。 刘金山发话:“大家散了吧,我和老吕一样也是累,年龄大,不饶人,明天大家有时间再聚。” 李长生和大伙把刘金山老吕安排上出租车,叮嘱他俩到家后一定来电话报平安,众人不知疲倦,去老英烤肉串店撸串喝啤酒。 吃完肉串打车回家的李长生,又累又困,酒也喝多,趴在马桶上吐。 爬上床李长生看看钟表,已是半夜,他筋疲力尽,不一会沉入梦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