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保住实验室-《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2/3)页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历史的发展不以个别人的意志而转移,外部环境的恶化,还是影响到了轧钢厂的生产。

    第一是原材料不足;第二是订单不足。当然,新项目的申请也被打了回来。

    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行,不得不上午工作,下午组织大家学习。

    唯一没有被影响到只有实验室,李怀德非常清楚,越是这个时候,以后实验室的成果就显得越珍贵。这一份成绩,足以让自己以后走的更高。为了避免事件重演,被有心人盯上实验室,李怀德暗暗加强了实验室的安保等级。

    针对曙光1966型机床验收会议内容,第二天就登上了《工人日报》。

    记者是妙笔生,无中生有。除了前面报道了各位领导的讲话。后面大幅内容是关于曙光1966型机床的报道。

    夸张地写道,曙光1966型机床是我国机床技术科研的里程碑成果,性能指标已经追上了西方的最新技术,而在部分指标上已经完全超越。

    文中大谈特谈平台技术,在有心人的运作下,称这是开创性的发明,是华夏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

    然后国内报纸纷纷转载,华夏第一大报,老人家写了编者按,大力称赞这这种创新思想,呼吁大家学习这种精神。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全国各地工厂和各个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像雨后春笋一样,每天都呈爆炸式的增加。具体有没有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最令兄弟厂家羡慕嫉妒恨的是,半个月后,轧钢厂精密实验室收到了老人家的亲笔题词,“科技创新,利国利民”。

    李主任激动地差点被送走。命令装裱好这幅题词,然后挂到了实验室最显眼的位置。并安排安保人员日夜守护。

    每次兄弟单位来厂交流时,这里就成来打卡地。

    乌泱泱的一堆人,涌进实验室,很快就发现影响到了实验室工作。

    这幅字是奖励给实验室的,不然李主任早就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了。但也不能离开实验室。经过讨论,把实验室正对大门的装配实验室改造成专用展览室,并且把二楼办公室全部拆除。任何人都不能比题词站的高。

    在紧挨着实验室右侧空地上重新修建了办公室和装配实验室。办公环境反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华夏国内的大肆报道,不仅仅使得国人群情激奋,自豪感爆棚。同时这些报纸也放到了几个国家的情报部门桌子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