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焦大上前,请命要随贾琮一起去辽东,贾琮一口拒绝,“府里,夫人大奶奶还有二位小姐都在,您怎好跟着我去,您要是去了,我如何放心?” 贾平见被焦大抢了个先,还有些担心,此时听贾琮说,也就放下心来,上前道,“既是如此,侯爷就允小的在跟前受差遣吧!” 贾琮道,“平叔留在家中,我才放心。我这一去,是要对敌,再辽东苦寒,二位的身体也打熬不住,还是挑选些年轻的,命其跟着我前往。 亲卫是一定要忠心的,人数是多多益善。再,且问问,贾家子侄中,可有肯上进的,这一次一并随我前往。“ 二人领命去办了。 宪宁那边已是得到了消息,早就做好了准备,听说探春欲往,途中和到了辽东,也有个伴,想着贾琮是为她着想,才带了妹妹去,心头对探春也多了一份怜惜,傍晚时分,命人送了一匹小母马来,乃是一匹贵州龙驹,体卑而力劲,质小而德全,登山逾岭,逐电欻云,鄙螳螂而笑蜒也。 通体枣红色,探春极为欢喜,当下骑着便在校场上跑了一圈,决定随着出征时,一身铠甲,跨骑战马,有朝一日,真正成为一名女将军。 贾家儿郎也并非都是孬种,焦大前往尚武院选人,当即就有十来人报名,焦大选了年长的五六人,以贾璘为首,肯随贾琮随军出征。 柳湘莲也动了心思,当夜随焦大回贾府,找到贾琮,请求随行去辽东杀敌,想要建一番功业。 贾琮自是无不可。 柳湘莲道,“我还有几个兄弟,不瞒你说,昔日都做过打家劫舍的事,也是不到万不得已才为之,如今都想要搏一个出身,就不知侯爷肯不肯收留?” 贾琮略一沉思,“若肯投奔我来,非不可,若你这些兄弟肯在辽东做出一番事业来,将来我收入编下,将一视同仁。” 柳湘莲大谢,拱手道,“侯爷大义,湘莲甚为感动,若某这些兄弟肯,某将领他们前来。” 直到贾琮离开之日,柳湘莲才赶来,贾琮一问,他那些兄弟已是辗转他地,甚是遗憾。 泰启帝亲至城门为贾琮大军送行,萧瑟的西风吹得贾琮身上的战袍猎猎作响,皇帝身后的黄伞两个人都扶不住,皇帝从吴极的手中端过一杯酒,递给贾琮,“朕在京中候卿之捷报!” 昨日,辽东送来八百里加急,抚顺城陷落,夏进战死! 若非来不及,贾琮连夜就想赶往辽东,抚顺一失,大顺在辽东的獠牙便被拔掉了,且不说这些,抚顺一失,辽东军心大溃已是显而易见。 据辽东战报,夏进卧病在抚顺,老奴得知夏进病重前来进攻,而抚顺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建州兵进城,夏进身体撑不起战袍,手持战刀,斩敌三名后,死在了城门口。 建州兵绕过夏进的尸体进城,老奴将其尸体悬挂在抚顺城门上,以彰其军威。 “皇上,臣当殚精竭虑,收回抚顺,为夏总兵报仇雪恨,为我大顺一雪耻辱!”贾琮想到夏进,已是肝肠寸断! 泰启帝看在眼里,心头大慰,夏进这般死法,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他自然知道贾琮对夏进亦师亦父的感情,见贾琮眸含热泪,似乎这一去,便能平复辽东,点头道,“朕静候佳音!” 贾琮将酒一饮而尽,返身便翻身上马,谁知泰启帝牵起马缰,朗声道,“朕送卿出城!” 贾琮难免惶恐,已是无可奈何,好在他还有个好岳父,走出几步,忠顺王便上前道,“皇上,时辰不早了,允儿郎们出征吧!” 泰启帝将马缰递给贾琮,贾琮接过来,朝泰启帝行礼,“皇上,臣去也!” 皇帝欣慰地朝他摆摆手,命其急速出行。 贾琮催动马儿走出几步,离皇帝远了一些,马鞭打在马屁股上,马儿扬蹄欢快畅跑,其身后兵将如云,朝着北边而去。 见此,朝中一起前来送行的文臣武将,均是心头想法各异,章启林在想着如何保障辽东粮饷,而以水溶为首的勋贵们则想着如何往辽东派自己的人去。 为出守辽东之将,文臣武将们已经纷争了一波,勋贵内部又是纷争了一波,眼下论建功立业的好去处,唯有辽东。 夏进在辽东经略的这几年,着实令人小看了辽东局势,以为建州老奴不足为患也。 直到夏进死,抚顺失。 贾琮回首望去,城池已经变得渺小,他的耳边回荡起夏进的来信:“……吾身染恶疾,时日无多也,汝无须惦记,马革裹尸乃吾之夙愿,今若因吾之死,兴汝之兵,亦吾之愿也! 抚顺一失,开铁将不保,吾至死将守抚顺,若吾将有失,汝乃吾徒,当承吾之遗志,他日将吾之躯,葬于赫图阿拉,吾死而瞑目也……“ (本章完) 第(3/3)页